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77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和若干个投放箱,所述投放箱的正面铰接有投料门和取料门,所述投料门和取料门之间通过电动锁相连接,所述投放箱内放置有垃圾箱,若干个所述投放箱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若干个所述安装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投放箱内固定安装有配合提示灯使用的感应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机,通过设置人脸识别机和电动锁,利用人脸识别机能够对扔垃圾的用户进行记录,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机控制电动锁开机,避免用户随意扔垃圾,起到对用户的约束监督作用,规范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规范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规范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垃圾进行分类的投放、储存和回收。垃圾分类带来的各种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符合我们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而且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态带来肉眼可见的效益;
[0003]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0004]现有垃圾分类投放装置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在使用时,不能够起到约束监督作用,处理装置分类使用效果不理想,且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容易出现将未彻底熄灭的烟头等物品进行扔进处理装置内,容易引起处理装置自身起火的情况,使用较为微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投放装置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在使用时,不能够起到约束监督作用,处理装置分类使用效果不理想,且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容易出现将未彻底熄灭的烟头等物品进行扔进处理装置内,容易引起处理装置自身起火的情况,使用较为微型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和若干个投放箱,所述投放箱的正面铰接有投料门和取料门,所述投料门和取料门之间通过电动锁相连接,所述投放箱内放置有垃圾箱,若干个所述投放箱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若干个所述安装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投放箱内固定安装有配合提示灯使用的感应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机,所述投放箱内设置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滑动贯穿安装板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投放箱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若干个支撑杆上下运动的上下运动机构,且所述投放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意外起火进行灭火的灭火机构。
[00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人脸识别机和电动锁,利用人脸识别机能够对扔垃圾的用户进行记录,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机控制电动锁开机,避免用户随意扔垃圾,起到对用户的约束监督作用,规范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通过设置感应器和提示灯,当垃圾箱内垃圾较多时,感应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提示灯开启,便于对外部人员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板、多孔板和上下运动机构,利用上下运动机构驱使支撑杆上下运动,支撑杆上下运动带动多孔板同步上下运动,实现对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处理的工作,从而提高垃圾存放量,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垃圾进行挤压,提高使用的简便性,通过设置灭火机构,利用灭火
机构能够对投放箱意外起火时,进行灭火,进而提高使用的安装箱。
[0008]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人脸识别机、电动锁、感应器与提示灯均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运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若干个支撑杆外表面的连接板,最左侧与最右侧的所述投放箱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均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
[00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气缸和连接板,利用气缸带动连接板向下运动,连接板运动带动支撑杆同步向下运动,支撑杆带动多孔板同步向下运动,实现对垃圾箱内垃圾进行挤压的工作,提高垃圾存放量。
[0011]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缸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以及安装块的下表面。
[001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簧,当垃圾箱内垃圾较多时,支撑杆会向上运动,同时通过安装块驱使弹簧发生伸长,实现对支撑杆的适应性调节,同时利用弹簧自身弹性驱使支撑杆向下挤压,避免影响挤压效果,无需人工观察气缸运动位置,提高使用的简便性,挤压结束后,利用弹簧的弹性能够驱使支撑杆快速回到原位,便于下一次工作的进行。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下表面的花洒,所述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内水面以下,所述若干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多通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多通水管相连通,所述多通水管的若干个出水处分别与若干个花洒的进水处相连接。
[00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水泵、多通水管和花洒,利用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使水流经过多通水管从花洒喷出,实现对投放箱灭火工作,避免造成危害。
[0016]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泵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通水管的若干个出水处均固定安装有电动阀。
[001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电动阀,利用电动阀控制放水,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相对应的投放箱内,从而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0019]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动阀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烟雾报警器。
[002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烟雾报警器,当投放箱内意外着火时,利用烟雾报警器向控制器发出报警,利用控制器打开水泵和相对应的电动阀,使得水流从花洒喷出,实现对投放箱的灭火工作。
[0022]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烟雾报警器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3]本技术中:
[0024]该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通过设置人脸识别机和电动锁,利用人脸识别机能够对扔垃圾的用户进行记录,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机控制电动锁开机,避免用户随意扔垃圾,起到对用户的约束监督作用,规范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
[0025]该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通过设置灭火机构,利用灭火机构能够
对投放箱意外起火时,进行灭火,进而提高使用的安装箱;
[0026]该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通过设置感应器、提示灯、支撑板、多孔板和上下运动机构,当垃圾箱内垃圾较多时,感应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提示灯开启,便于对外部人员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利用上下运动机构驱使支撑杆上下运动,支撑杆上下运动带动多孔板同步上下运动,实现对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处理的工作,从而提高垃圾存放量,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垃圾进行挤压,提高使用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底板;2、投放箱;3、安装板;4、人脸识别机;5、水箱;6、电动锁;7、投料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5)和若干个投放箱(2),所述投放箱(2)的正面铰接有投料门(7)和取料门(14),所述投料门(7)和取料门(14)之间通过电动锁(6)相连接,所述投放箱(2)内放置有垃圾箱(22),若干个所述投放箱(2)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若干个所述安装板(3)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投放箱(2)内固定安装有配合提示灯(13)使用的感应器(18),所述安装板(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机(4),所述投放箱(2)内设置有多孔板(21),所述多孔板(2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均滑动贯穿安装板(3)并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1),所述投放箱(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若干个支撑杆(12)上下运动的上下运动机构,且所述投放箱(2)内设置有用于对意外起火进行灭火的灭火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运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若干个支撑杆(12)外表面的连接板(9),最左侧与最右侧的所述投放箱(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乃兴商永敬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百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