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保护片及电池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77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用保护片及电池组模块,除了机械耐冲击性以外还具有高绝热性。电池用保护片(1)具有彼此接合的抄造片层和布层,所述抄造片层含有第一无机纤维,且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不规则地彼此交织,在所述布层中,第二无机纤维作为横线和纵线而被编织为布状。另外,电池组模块具有多个电池组、收容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以及贴附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所述电池用保护片。述电池用保护片。述电池用保护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用保护片及电池组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用保护片及电池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关于使用了非水系电解液的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能量密度高且能够将活性的金属插入活性物质中,因此,安全性高,广泛用于汽车的电源、便携式的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等。
[0003]关于这样的二次电池,在通常的使用中具有高安全性,但设想了钉子等金属片从外部贯通而短路等各种事故。另外,在二次电池中,使用有机电解液,并且,近年来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而大容量化,因此,有机电解液的量也变多,确保安全非常重要。
[0004]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安全性,记载了具备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UHMWPE纤维和聚苯并恶唑纤维等耐冲击材料而成的二次电池。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

5452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上述记载的技术是使得不对二次电池自身造成损伤的技术,但在一旦损伤并产生了发热的情况下,热会传递到发热的二次电池的外部,使覆盖二次电池的壳体损伤,二次电池的有机电解液与外部空气产生反应,由此,进一步促进发热。
[0009]本技术鉴于所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机械耐冲击性以外,还具有高的绝热性的电池用保护片及电池组模块。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1]关于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的电池用保护片,
[0012]结构(1)、所述电池用保护片具有彼此接合的抄造片层和布层,所述抄造片层含有第一无机纤维,且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不规则地彼此交织,在所述布层中,第二无机纤维作为横线和纵线而被编织为布状。
[0013]本技术的电池用保护片具有含有第一无机纤维的抄造片层和由第二无机纤维构成的布层,因此,抄造片层具有高绝热性,布层具有机械耐冲击性,兼具绝热性和耐冲击性。即,第一无机纤维为了能够抄造而如短切纤维、磨碎纤维那样纤维长度短,发挥阻断热的传递的作用,并且第二无机纤维为了能够构成布而为连续纤维,活用长的纤维长度来确保高强度。
[0014]结构(2)、所述第一无机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5~10mm。
[0015]第一无机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5mm以上,因此,在抄造后相互缠绕,作为抄造体,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抄造片。另外,平均纤维长度为10mm以下,因此,1根无机纤维传热的距离短,因此,能够确保高的绝热性。
[0016]结构(3)、在所述抄造片层中,无机颗粒分散在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之间。
[0017]抄造片层含有无机颗粒,因此,1个颗粒传热的距离短,触点的热阻大,因此,能够确保高绝热性。另外,若使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二氧化钛颗粒等折射率高的颗粒作为无机颗粒,则容易对光进行表面反射,特别是在高温区域中辐射热的遮蔽效果高。
[0018]结构(4)、在所述抄造片层中,所述第一无机纤维彼此、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与所述无机颗粒通过结合材料而粘接。
[0019]由于具有结合材料,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无机纤维、无机颗粒从抄造片层脱落,能够保持强度。
[0020]此外,作为结合材料,能够选择氧化铝溶胶、二氧化硅溶胶等无机粘合剂、阳离子化淀粉、丙烯酸树脂等有机粘合剂。这些结合材料以水溶液的状态用作抄造片的原材料,通过使其干燥,残留在第一无机纤维、无机颗粒的触点而粘结。
[0021]结构(5)、在所述布层与所述抄造片层的界面区域,具有所述第一无机纤维贯入布层而成的中间层。
[0022]由于具有第一无机纤维贯入布层而成的中间层,因此,能够确保高剥离强度。另外,布层与抄造片层牢固地接合,因此,即使受到反复的振动、来自外部的压缩力也难以剥离,即使是电池壳体内壁的侧面、顶面也难以脱落。并且,布层和抄造片层均为无机物,不经由有机物而直接接合,因此,即使暴露于高温下也不会剥落,能够稳定地使用。
[0023]结构(6)、所述抄造片层的厚度为0.1~5mm。
[0024]抄造片层的厚度为0.1mm以上,因此,能够对电池用保护片赋予高绝热性。若抄造片层的厚度为5mm以下,则能够确保柔软性,能够沿着规定的形状弯曲而使用。优选为0.2~1.1mm。
[0025]结构(7)、所述布层的厚度为0.1~5mm。
[0026]布层的厚度为0.1mm以上,因此,能够对电池用保护片赋予高机械强度。若布层的厚度为5mm以下,则能够确保柔软性,能够沿着规定的形状弯曲而使用。优选为0.3~1.4mm。
[0027]结构(8)、在所述抄造片层的外侧具有第一被覆层。
[0028]若在抄造片层的外侧具有第一被覆层,则能够防止粉末从抄造片层脱落。
[0029]结构(9)、所述第一被覆层和所述抄造片层通过第一接合层而接合。
[0030]若第一被覆层通过接合层固定,则即使施加摩擦等外在的力,也能够使得第一被覆层难以剥离。
[0031]结构(10)、在布层的外侧具有第二被覆层。
[0032]若在布层的外侧具有第二被覆层,则即使从外部对布层的端部施加摩擦力,也能够使得布层不易散开。
[0033]结构(11)、所述第二被覆层与所述布层通过第二接合层而接合。
[0034]若第二被覆层通过第二接合层固定,则端部难以卷起,即使施加摩擦等外在的力,也能够使得布层不易产生解体。
[0035]另外,关于用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的电池组模块,
[0036]结构(12)、所述电池组模块具有:多个电池组;壳体,其收容所述电池组;以及结构(1)~(11)中任一项的电池用保护片,其贴附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0037]本技术的电池组模块在收容电池组的壳体的内侧具有机械耐冲击性、耐热性
优异的电池用保护片,因此,能够保护电池免于被突起物从外部损伤,并且能够在电池异常时抑制向壳体外部的传热而防止壳体的损伤,能够防止可燃物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剧烈燃烧,安全性优异。
[0038]技术效果
[0039]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电池用保护片,具有含有第一无机纤维的抄造片层和由第二无机纤维构成的布层,因此,布层具有机械耐冲击性,抄造片层具有高绝热性,兼具耐冲击性和绝热性。
[0040]另外,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电池组模块,在收容电池组的壳体的内侧具有机械耐冲击性、耐热性优异的电池用保护片,因此,能够保护电池免于被突起物从外部损伤,并且能够在电池异常时抑制向壳体外部的传热而防止壳体的损伤,能够防止可燃物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剧烈燃烧,安全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41]图1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用保护片的剖视图。
[0042]图2表示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3是图2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44]图4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电池用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用保护片具有彼此接合的抄造片层和布层,所述抄造片层含有第一无机纤维,且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不规则地彼此交织,在所述布层中,第二无机纤维作为横线和纵线而被编织为布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5~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抄造片层中,无机颗粒分散在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用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抄造片层中,所述第一无机纤维彼此、所述第一无机纤维与所述无机颗粒通过结合材料而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层与所述抄造片层的界面区域,具有所述第一无机纤维贯入所述布层而成的中间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祥启
申请(专利权)人:揖斐电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