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74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包括:外壳,整体为不规则形状,包括主体外壳和两个浮箱,所述主体外壳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之间,且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板;收集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后部,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并与所述收集机构传动连接;平衡调节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内,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前部,用于采集水域环境数据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板;行走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的底部,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以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搬运、操作简单、人工操作少,适用于不同水域环境。适用于不同水域环境。适用于不同水域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域清洁、修复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小池塘及河流中滋生水藻、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并且在河流湖泊及近海岸周边,常常会存在垃圾。这些垃圾和水藻会对水体造成损害、影响美观,所以一个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可以为水域智力提供便利。目前暂无一款操作便捷的水域生态修复设计装置,且大部分装置体积和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现在河流清理垃圾和水藻时常常是人工使用竹竿进行打捞,费时费力、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可以方便搬运、操作简单、人工操作少,适用于不同水域环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包括:外壳,整体为不规则形状,包括主体外壳和两个浮箱,所述主体外壳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之间,且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板;收集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后部,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并与所述收集机构传动连接;平衡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主体外壳和两个浮箱,所述主体外壳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之间,且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板;收集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后部,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并与收集机构传动连接;平衡调节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内,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前部,用于采集水域环境数据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板;行走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的底部,由所述控制板控制其工作,以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采用水滴型结构,中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两端为由中部向外延伸成渐缩结构;前端尖形结构的渐缩段大于后端尖形结构的渐缩段。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第一个带轮,第一台阶轴的一端部经平键与第二个带轮连接,两个带轮之间通过带轮皮带传动连接,以由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台阶转动;所述第一台阶轴与所述收集机构传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主体外壳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经轴承盖板和自攻螺丝固定在所述主体外壳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第二台阶轴,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之间并靠近所述浮箱前端,通过传送带与所述收集驱动机构中的第一台阶轴传动连接;收集滤网,设置在两个所述浮箱之间并位于后部,且所述收集滤网的收集口位于所述第一台阶轴的正下方,以收集从所述传送带传输至的污染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水域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滤网通过弹簧压紧装置固定在两个所述浮箱后部;所述弹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君尧陈龙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