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73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属于BIPV系统技术领域,所述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固定组件的建筑,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固定在所述建筑上,所述水槽上固定有水槽架,所述水槽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楔型夹,所述光伏组件位于所述水槽架上,且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所述水槽架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楔型夹的内槽,所述水槽架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楔型夹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内槽的一侧,楔型夹与所述内槽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卡位凸块,所述楔型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卡位凸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内槽的一侧面相贴合,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使得组件安装精度高,组件安装简单,效率高,对施工安装作业水平要求不高。装作业水平要求不高。装作业水平要求不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BIPV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通过聚光集热系统加热介质,再利用传统蒸汽发电设备发电,近年来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增多。光伏板装于建筑上,在建筑物顶层搭建框架用于固定光伏板,在光伏板底部安装排水槽用于防水。
[0003]现有的用于固定光伏板上排水槽的压块组件由于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传统集成式BIPV的压块组件件由于构件组成较多,导致累计误差增加,通常在压块压紧组件时,导水槽等构件的安装误差累计已经不满足组件安装精度。这种安装节点一是导致光伏组件安装困难,效率低下,二是对施工安装作业水平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组件之间组装简单且对施工安装水平要求低,便于安装。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所述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固定组件的建筑,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固定在所述建筑上,所述水槽上固定有水槽架,所述水槽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楔型夹,所述光伏组件位于所述水槽架上,且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所述水槽架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楔型夹的内槽,所述水槽架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楔型夹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内槽的一侧,所述楔型夹与所述内槽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卡位凸块,所述楔型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卡位凸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内槽的一侧面相贴合,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楔型夹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支撑部的顶部设置为拱形支撑,所述卡位凸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且所述卡位凸块在所述内槽内存在空隙,所述卡位凸块往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卡位凸块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的夹角配置为α,α的范围在30
°‑
60
°
之间,所述内槽与所述卡位凸块接触的面的延长线与所述水槽架的底面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与α的角度相同,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底部设置为波纹。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部配置为L型,且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互相垂直,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水槽架上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竖板以及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拱形支撑的底部平行。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水槽包括第一横边,所述第一横边的两侧设置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远离所述第一横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横边,所述水槽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横边以及所述弯折边贴合,所述第二横边远离所述弯折边的一侧设置有侧边,所述侧边的中部均匀设置有贯穿所述侧边的条形孔,所述水槽架上开设有侧孔,所述水槽架通过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侧孔固定在所述条形孔上;所述侧边远离所述第二横边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横边,所述第三横边远离所述侧边的一侧设置有翻边。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拱形支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拱形支撑的另一端的宽度,且所述拱形支撑的中部镂空。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侧孔的上方,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横板卡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并通过第二固定件锁固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楔型夹。
[0013]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上折板以及下折板,所述上折板以及所述下折板之间形成有矩形槽,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六角螺栓和螺母,所述六角螺栓由螺杆部和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头部组成,所述头部的正六边形相对的两边的距离为a,相对的两个角的连线长度为b,所述矩形槽的内腔高度为H,则a<H<b,所述六角螺栓的所述头部装配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螺母连接锁固。
[0014]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与所述内槽相连的位置还对称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平台部,所述平台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所述平台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卡位凸起。
[0015]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水槽的上压块以及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位于所述翻边上,所述下压块位于所述建筑的另一侧,且所述上压块与所述下压块上都开设有连接孔,通过U型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水槽固定在所述建筑上。
[0016]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槽靠近所述平台部的一侧配置有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的一侧与所述卡位凸块相贴合,所述内槽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配置为斜台,所述斜台的高度高于所述三角凸块的高度,所述斜台的底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三角凸块的底端的高度,使得所述内槽的底面为斜面。
[001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侧孔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凹槽。
[001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水槽架上还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位于所述内槽的底部,所述镂空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内板,所述内槽的底板的一端位于与所述斜台相对的所述内板上,所述内槽的底板另一端位于所述斜台上,使得所述镂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001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水槽通过所述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建筑上。
[002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上压块、下压块以及U型螺栓,所述上压块位于所述下压块的上方,且所述U型螺栓连接所述上压块以及所述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以及所述下压块上皆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上压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翻边相适
配的卡槽,所述上压块的一侧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水槽的所述翻边卡接,所述上压块的另一侧通过所述U型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下压块固定在所述建筑上。
[002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压块与所述水槽接触的一侧设置为波纹。
[002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翻边卡接的一侧设置为斜边,所述斜边与所述翻边的一侧贴合,所述卡槽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所述卡槽内形成有间隙。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组件之间组装简单且对施工安装水平要求低,便于安装,且设置有若干个部分,使得安装精度高。
[0025](2)通过水槽架上设置有侧孔安装在水槽上,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楔型夹,设置有平台部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系统固定组件,所述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固定组件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固定在所述建筑上,所述水槽(1)上固定有水槽架(2),所述水槽架(2)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楔型夹(3);所述水槽架(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楔型夹(3)的内槽(22),所述水槽架(2)的侧边(14)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楔型夹(3)的固定部(21),所述固定部(21)位于所述内槽(22)的一侧;所述楔型夹(3)与所述内槽(2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卡位凸块(312),所述楔型夹(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32),所述卡位凸块(312)的一侧面与所述内槽(22)的一侧面相贴合,所述连接部(32)固定在所述固定部(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型夹(3)还包括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位于所述连接部(32)上方;所述支撑部(31)的顶部设置为拱形支撑(311),所述卡位凸块(31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1)的底部,且所述卡位凸块(312)在所述内槽(22)内存在空隙(6),所述卡位凸块(312)往远离所述连接部(32)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卡位凸块(312)与所述支撑部(31)的底部的夹角配置为α,α的范围在30
°‑
60
°
之间,所述内槽(22)与所述卡位凸块(312)接触的面的延长线与所述水槽架(2)的底面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与α的角度相同,所述支撑部(31)远离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底部设置为波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配置为L型,且位于所述支撑部(31)的一侧,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支撑部(31)互相垂直,所述连接部(32)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水槽架(2)上的安装孔(321),所述连接部(3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22)包括第一竖板(3221)以及第一横板(3222),所述第一竖板(3221)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3222),所述安装孔(32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3221)上,所述第一横板(3222)与所述拱形支撑(311)的底部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包括第一横边(11),所述第一横边(11)的两侧设置有弯折边(12),所述弯折边(12)远离所述第一横边(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横边(13),所述水槽架(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横边(13)以及所述弯折边(12)贴合,所述第二横边(13)远离所述弯折边(12)的一侧设置有侧边(14),所述侧边(14)的中部均匀设置有贯穿所述侧边(14)的条形孔(15),所述水槽架(2)上开设有侧孔(23),所述水槽架(2)通过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侧孔(23)固定在所述条形孔(15)上;所述侧边(14)远离所述第二横边(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横边(16),所述第三横边(16)远离所述侧边(14)的一侧设置有翻边(17)。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撑(311)靠近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拱形支撑(311)的另一端的宽度,且所述拱形支撑(311)的中部镂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21)位于所述侧孔(23)的上方,所述底座(322)的所述第一横板(3222)卡在所述固定部(21)的底部,并通过第二固定件锁固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楔型夹(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BIPV系统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根胡善洲李福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伏特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