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该安装基座包括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底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两侧的两个装饰板,所述安装底板与两个所述装饰板之间围成可供预制装配式墙体的插入端插入的安装槽,所述装饰板的内侧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上的支撑肋,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肋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上的功能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基座集成了预制装配式墙体的安装和装饰功能,进而将墙体安装和装饰两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节约了部分材料,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的综合成本。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的综合成本。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的综合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
[0003]预制装配式墙体是装配式装饰的一种,现有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和后期的装修装饰过程中,先是由金属卡件或是钢制的U型槽将墙体与安装基体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到装修工序时将顶底边缘用顶脚踢脚线、门窗口四周用装饰线条与墙体固定完成墙体整体的装饰效果。该种方式下,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和后期的装修装饰过程分开进行,影响工作效率,浪费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包括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底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两侧的两个装饰板,所述安装底板与两个所述装饰板之间围成可供预制装配式墙体的插入端插入的安装槽,所述装饰板的内侧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上的支撑肋,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肋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上的功能条。
[0006]可选地,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孔。
[0007]可选地,处于底部的所述支撑肋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功能条的第一卡槽。
[0008]可选地,所述装饰板的顶部朝向其内侧方向延伸设有顶板,所述顶板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或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的限位槽内。
[0009]可选地,处于顶部的所述支撑肋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功能条的第二卡槽。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肋的朝向所述功能条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在所述功能条的侧壁上的限位凸起。
[0011]可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灯条的安装件。
[0012]可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部的用于安装所述灯条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背离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一侧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至少部分
所述灯条的位置相对。
[0013]可选地,所述顶板由所述装饰板的顶部朝向其内侧弯折形成,所述装饰板的弯折位置处朝向远离所述安装底板的方向延伸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灯条的容纳槽,所述顶板与所述卡板组成所述安装件。
[0014]可选地,所述功能条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肋的侧面的弹性密封条,所述弹性密封条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的侧壁上。
[0015]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基座集成了预制装配式墙体的安装和装饰功能,可以一步完成传统预制装配式墙体跟安装基础固定安装以及顶底边门窗口套装饰处理的施工过程,进而将墙体安装和装饰两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节约了部分材料,从而降低了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的综合成本。且该安装基座由工厂化批量定尺加工,减少现场工序,进一步确保工作效率。安装后的装饰板的立边的内侧面与预制装配式墙体紧密贴合,可呈现踢脚线以及门窗口套包边安装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为装有功能条的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件采用卡板和顶板的设置方式下的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装有预制装配式墙体的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安装底板;11、安装孔;2、装饰板;3、安装槽;4、支撑肋;41、限位凸起;5、功能条;6、第一卡槽;7、顶板;71、卡板;72、容纳槽;8、第二卡槽;9、矩形框架;91、避让口;10、预制装配式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27]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包括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底板1和相对设置在安装底板1两侧的两个装饰板2。其中,安装底板1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孔11,安装时,膨胀螺栓穿过安装孔11后旋拧在安装基础上,进而实现安装孔11与安装基础的连接。其中,安装基础可为地面、屋顶或者门窗腔体等。其中,安装孔11为长圆孔,便于膨胀螺栓穿过安装孔11后与安装基础上的定位孔连接。
[0028]安装底板1与两个装饰板2之间围成可供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插入端插入的安装槽3,如图4所示,安装时,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插入端可从安装槽3的侧面滑动至安装槽3内,进而实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安装。装饰板2的内侧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支撑在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上的支撑肋4,可通过支撑肋4支撑在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面,进而增加装饰板2的结构强度,增加装饰板2的使用寿命,进而解决传统的装饰板2的强度差的问题。至少一个支撑肋4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在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上的功能条5,使得装饰板2兼顾其它功能,增加使用的多样性或者使得装饰板2具有更多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条5包括安装在支撑肋4的侧面的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支撑在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上。该种设计方式下,可通过弹性密封条实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吸音和减振功能,缓解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膨胀伸缩,已解决传统的功能条5在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膨胀力作用下外扩变形的问题,增加安装基座的使用寿命。
[0029]本技术以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底板(1)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两侧的两个装饰板(2),所述安装底板(1)与两个所述装饰板(2)之间围成可供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插入端插入的安装槽(3),所述装饰板(2)的内侧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上的支撑肋(4),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肋(4)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上的功能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安装基础连接的安装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处于底部的所述支撑肋(4)与所述安装底板(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功能条(5)的第一卡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2)的顶部朝向其内侧方向延伸设有顶板(7),所述顶板(7)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或支撑在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10)的侧壁的限位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处于顶部的所述支撑肋(4)与所述顶板(7)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功能条(5)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汤荣伟,杨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