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6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折叠桌,它包括多个折叠桌和连接单元,每个折叠桌包括桌面框和设置在桌面框内的桌板,以及枢接在桌面框左右两端、能相对于桌面框在收折与展开两个状态转换的左折叠支架和右折叠支架;桌板的相邻两边相交处为向内的凹角,桌面框相邻两边相交处与桌板的凹角构成连接口,桌面框左、右两端分别有两个连接口;连接单元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连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折叠桌组合在一起使用时因为折叠桌遭遇意外碰撞而折叠或展开造成的稳定状态被破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折叠桌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避免折叠脚架意外展开或折叠造成的不稳定状况,多个折叠桌通过连接单元可以呈现多种组合方式。折叠桌通过连接单元可以呈现多种组合方式。折叠桌通过连接单元可以呈现多种组合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折叠桌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家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折叠桌。

技术介绍

[0002]折叠家具轻便,叠放后便于携带,且节省空间。折叠桌就是户外运动中常备的便携式家具。但在某些场合需要比较大或比较长的桌子时,折叠桌就难以拼接了,而且,现有的折叠桌结构不稳定,遭遇意外碰撞时容易收折和坍塌。
[0003]中国台湾专利TWM511794U“模组化折叠桌”,能选择性地配合配件使用,包括一桌板本体、数个搭接部、一左折叠脚架、一右折叠脚架,及两缆线定位元件,桌板本体各角落处皆凹设有凹陷部,搭接部为对应于各个凹陷部而设置,供配件搭接用,左、右折叠脚架对称设置,各自一侧端与桌板本体枢结,能相对于该桌板本体的底面于收折和展开两状态间作转换,缆线定位元件,设于左折叠脚架和右折叠脚架之间,并分别位于该桌板本体的前、后侧,且都包含有呈交错状设置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第一缆线的一端与桌板本体右侧连接,另一端与左折叠脚架连接,供限制左折叠脚架展开角度用,第二缆线的一端与桌板本体左侧连接,另一端与右折叠脚架连接,供限制右折叠脚架展开角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折叠桌,它包括至少两个折叠桌(1)和至少一个将相邻的两个折叠桌(1)连接的连接单元,每个折叠桌包括桌面框(11)和设置在桌面框内的桌板(12),以及枢接在桌面框(11)左右两端、能相对于桌面框(11)在收折与展开两个状态转换的左折叠支架(13)和右折叠支架(14);左折叠支架(13)设置在桌面框(11)左端,包括两个第一侧臂(131)和第一底杆(132),两个第一侧臂(131)顶端分别与桌面框(11)左端两个相对侧边枢接,两个第一侧臂(131)底端与第一底杆(132)两端连接;右折叠支架(14)设置在桌面框(11)右端,包括两个第二侧臂(141)和第二底杆(142),两个第二侧臂(141)顶端分别与桌面框(11)右端相对侧边枢接,两个第二侧臂(141)底端与第二底杆(142)两端连接;桌板(12)的相邻两边相交处为向内的凹角(17),桌面框(11)相邻两边相交处与桌板(12)的凹角(17)构成连接口(18),桌面框(11)左、右两端分别有两个连接口(18);连接单元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连接口(18)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底杆(132)与相应端桌面框(11)边沿之间设置第一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5)下端与第一底杆(13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15)上端设有与桌面框(11)边沿实现卡接或脱开两个状态的第一状态切换端;第二底杆(142)与相应端桌面框(11)边沿之间设置第二固定件(16),第二固定件(16)下端与第二底杆(14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件(16)上端设有与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惜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乐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