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包括盆体,在盆体内设置有按摩器,盆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盆体内腔中的污水排出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前侧形成有用于盆体插入的凹腔,控制面板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即时加热的即热加水装置,即热加水装置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用于对向盆体内腔进行喷淋加水的喷嘴,凹腔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排污通道连通的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便于向足浴器内添加热水,同时,还便于对足浴后盆体内壁进行清洁,确保足浴器盆体保持干净。体保持干净。体保持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足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注重。足浴,也就是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身体内分泌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循环,能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活血通络、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因此,市场上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足浴器。
[0003]现有的足浴器,包括足浴器盆体、按摩器和加热器,在足浴器盆体内设有循环水路结构,加热器安装在循环水路结构内,使得足浴水在被加热的同时能够循环流动,以此来提高按摩的效果和足浴器的使用体验。然而,足浴器在盛水使用后,桶壁面容易残留水及污垢,如果没有及时且充分清理干净,足浴器将会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便于向足浴器内添加热水,同时,还便于对足浴后盆体内壁进行清洁,确保足浴器盆体保持干净。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包括盆体,在盆体内设置有按摩器,盆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盆体内腔中的污水排出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置有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前侧形成有用于盆体插入的凹腔,控制面板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即时加热的即热加水装置,即热加水装置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用于对向盆体内腔进行喷淋加水的喷嘴,凹腔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排污通道连通的排污管。
[0006]作为改进,所述喷嘴连接有与出水管连通的喷嘴管,喷嘴管滑动设置于控制面板的凹腔顶部,在控制面板内设置有驱动喷嘴管滑动的驱动电机。
[0007]再改进,所述喷嘴管外壁上设置有齿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0008]再改进,所述即热加水装置包括发热管、用于将发热管内存储的水输送至喷嘴的水泵和用于检测出水管内水温的温度检测探头。
[0009]再改进,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部位于凹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电源板。
[0010]再改进,所述控制面板内位于凹腔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盆体内侧壁进行烘干的热烘干风筒,在热烘干风筒的风口处设置有防蒸汽回流的单向挡风结构。
[0011]再改进,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按摩器工作的充电电池,在盆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头。
[0012]再改进,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
[0013]再改进,所述凹腔内设置有用于对盆体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块。
[0014]再改进,所述盆体一侧设置有净水桶和污水桶,在净水桶和污水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足浴器盆体内的水抽至污水桶内的抽水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盆体和控制面板进行配合安放,当需要进行足浴时,打开足浴盖,将盆体置于控制面板凹腔内,自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即热加水装置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喷嘴进入盆体内腔,实现盆体内添加热水,而当足浴完成后,重新将盆体安装于控制面板内后,盆体内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污管排出,同时,当需要对盆体内壁进行清洗时,即热加水装置内的水通过喷嘴喷向盆体内壁,同时,配合喷嘴的上下移动,实现对盆体内壁进行全方位的冲洗,冲洗后的水也可以通过排污管排出即可,从而确保了每次足浴后,盆体内壁能够始终保持干净。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和控制面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控制面板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包括盆体1、按摩器5和控制面板2。
[0023]其中,在盆体1内设置有按摩器5,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盆体1内腔101中的污水排出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置有电磁阀6,控制面板2前侧形成有用于盆体1插入的凹腔21,控制面板2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即时加热的即热加水装置3,即热加水装置3连接有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4,进水管301和进水龙头连通,进水管301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出水管34上连接有用于对向盆体1内腔101进行喷淋加水的喷嘴36,凹腔21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排污通道连通的排污管22,控制面板2的背部位于凹腔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电源板24,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包括控制模块和控制按钮,控制板可以设置于控制面板2的顶部或者前侧壁上,控制电源板24用于对控制面板2上的控制模块进行供电,盆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按摩器5工作的充电电池,在盆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头,利用充电头可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24]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喷嘴36上下移动,喷嘴36连接有与出水管34连通的喷嘴管35,喷嘴管35滑动设置于控制面板2的凹腔21顶部,在控制面板2内设置有驱动喷嘴管35滑动的驱动电机。更进一步地,驱动电机驱动喷嘴管35滑动的结构为,喷嘴管35外壁上设置有齿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0025]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即热加水装置3包括发热管31、用于将发热管31内存储的水输送至喷嘴36的水泵32和用于检测出水管34内水温的温度检测探头33,温度检测
探头33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温度检测探头33检测出水管34的水温,并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利用发热管1对水进行加热处理,实现了水温的选择控制。
[0026]此外,为了能够将残留于盆体1内腔101侧壁上的水进行烘干,并对盆体1内腔101进行杀菌消毒,控制面板2内位于凹腔2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盆体1内侧壁进行烘干的热烘干风筒4,在热烘干风筒4的风口处设置有防蒸汽回流的单向挡风结构,具体地,单向挡风结构采用摆叶结构,也可以采用电机和风板控制阻挡气流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在盆体1内腔101清洁完成后,热烘干风筒4工作,实现对盆体1内腔101侧壁上的水进行烘干,并对盆体1内腔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单向挡风结构可以防止蒸汽回流,实现单向吹风。
[0027]最后,为了便于对实现盆体1和控制面板2凹腔21进行定位安装,凹腔21内设置有用于对盆体1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块23,同时,为了便于盆体1移动,在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1。
[0028]综上,本技术的盆体1和控制面板2进行配合安放,当需要进行足浴时,打开足浴盖,将盆体1置于控制面板2凹腔21内,自来水通过进水管301进入即热加水装置3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喷嘴36进入盆体1内腔101,实现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包括盆体(1),在盆体(1)内设置有按摩器(5),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盆体(1)内腔(101)中的污水排出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置有电磁阀(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前侧形成有用于盆体(1)插入的凹腔(21),控制面板(2)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即时加热的即热加水装置(3),即热加水装置(3)连接有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4),出水管(34)上连接有用于对向盆体(1)内腔进行喷淋加水的喷嘴(36),凹腔(21)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排污通道连通的排污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6)连接有与出水管(34)连通的喷嘴管(35),喷嘴管(35)滑动设置于控制面板(2)的凹腔(21)顶部,在控制面板(2)内设置有驱动喷嘴管(35)滑动的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管(35)外壁上设置有齿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即热加水和桶自洁的足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加水装置(3)包括发热管(31)、用于将发热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强,向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诗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