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道护理技术领域,包括抽压组件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和连接组件,抽压组件与连接组件插接,便于更换不同的长度的吸痰管,并通过连接组件对抽压组件进行限位,防护组件贴合病人嘴部形成拦截面,抽压组件工作时会贯穿连接组件使防护组件通孔处产生吸力,抽压组件转动会带动连接组件进行转动,使放置管一侧形成封闭面,通过将保护罩贴合病人的嘴部,即可减少放置管在病人气道内部晃动,避免放置管对病人气道造成伤害,还可以避免病人分泌物四处飞溅,将分泌物收集至保护罩凹槽内,方便对病人吸痰完毕后清洁。方便对病人吸痰完毕后清洁。方便对病人吸痰完毕后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道护理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吸痰操作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有深吸痰和浅吸痰的区分。浅吸痰较深吸痰能减小对气道粘膜的损伤,而深吸痰可刺激患者主动咳嗽,从而判断患者深反射情况。医务人员为患者吸痰时,仅凭个人经验判断深浅度,深吸痰易导致患者气道粘膜损伤,严重时并发纵膈气肿,吸痰管置入过浅则易至吸痰不彻底,感染不易控制,两种吸痰管均无法精准记录患者每次吸引的痰量,患者痰液量只能靠医务人员粗略估计及参考交班信息,影响准确判断病情。
[0003]针对吸痰装置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726379U公开了一种精准计量的防损伤吸痰装置,包括外壳和吸痰管,外壳内设置有驱动腔、吸气腔、与吸气腔顶部连通的吸气孔、吸痰通道、吸气通道和吸痰腔,吸痰管的一端与吸痰腔连通,外壳在吸痰通道、吸气通道外部设置有旋合筒,旋合筒与收集瓶密封连接,驱动腔与吸痰腔、吸气腔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密封隔断,驱动腔与吸痰腔、吸痰通道与吸气通道通过第二隔板隔断,吸痰通道连通吸痰腔和收集瓶内部,吸气腔内部设置活塞,吸痰管上设有长度刻度线和容积刻度线。本技术既能满足临床精准记录痰量的要求,又可起到保护患者气道、防止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的作用,协助临床做到精准医疗护理,且不显著增加患者费用支出,普遍适用于多数患者。
[0005]由此可知,对不同患者气道护理使用吸痰装置时,根据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长度和容积的吸痰管,在吸痰过程中病人身体内的分泌物会流出从病人的嘴中向外流出,流出的分泌物接触空气再与病人的肌肤接触,不仅对护理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可能造成病人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将病人嘴中溢出的分泌物进行拦截并收集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0007]使用连接组件方便吸痰管进行更换,并在保护罩内设置阻挡面,此时分泌物向外飞溅时会被保护罩进行拦截并使其滞留在保护罩凹槽内,同时吸痰完毕后连接盘会对吸痰管进行封闭。
[0008]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其包括抽压组件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抽压组件与连接组件插接,便于更换不同的长度的吸痰管,并通过连接组件对抽压组件进行限位,防护组件贴合病人嘴部形成拦截面,所述抽压组件工作时会贯穿连接组件使防护组件通孔处产生吸力,所述抽压组件转动会带动连接组件进行转动,使放置管一侧形成封闭面。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压组件至少包括抽压机与连接管,所述抽
压组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抽压机内部设有抽气泵,抽气泵口与抽压机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组件至少包括保护罩与放置管,保护罩底部凹槽半径大于保护罩顶部凹槽半径,所述放置管底部开设有凹槽,保护罩内部设有延伸部分,形成余痰收集区。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连接杆与连接盘,连接杆与放置管滑动连接,连接盘两侧贴合放置管,所述连接盘底部开设的凹槽与放置管底部凹槽尺寸一致。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固定组件,对连接管进行限位,使连接管贴合与连接组件内壁,所述固定组件至少包括固定板和连接块。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内壁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板,弹性件产生弹力会带动固定板移动,所述连接杆内壁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连接块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该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中,通过将保护罩贴合病人的嘴部,即可减少放置管在病人气道内部晃动,避免放置管对病人气道造成伤害,还可以避免病人分泌物四处飞溅,将分泌物收集至保护罩凹槽内,方便对病人吸痰完毕后清洁。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抽压组件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抽压机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放置管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罩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板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连接块示意图。
[0024]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5]10、抽压组件;111、抽压机;122、连接管;
[0026]20、防护组件;211、保护罩;222、放置管;
[0027]30、连接组件;311、连接杆;322、弹性件;333、固定板;344、滑动凹槽;355、连接块;366、连接盘;
[0028]40、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对不同患者气道护理使用吸痰装置时,根据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长度和容积的吸痰管,在吸痰过程中病人身体内的分泌物会流出从病人的嘴中向外流出,流出的分泌物接触空气再与病人的肌肤接触,不仅对护理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可能造成病人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0030]如图1
‑
7所示,该装置包括抽压组件10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20和连接组件30,抽压
组件10与连接组件30插接,便于更换不同的长度的吸痰管,并通过连接组件30对抽压组件10进行限位,防护组件20贴合病人嘴部形成拦截面,抽压组件10工作时会贯穿连接组件30使防护组件20通孔处产生吸力,抽压组件10转动会带动连接组件30进行转动,使放置管222一侧形成封闭面,抽压组件10至少包括抽压机111与连接管122,抽压组件10与连接管122固定连接,抽压机111内部设有抽气泵,抽气泵口与抽压机111相适配,防护组件20至少包括保护罩211与放置管222,保护罩211底部凹槽半径大于保护罩211顶部凹槽半径,放置管222底部开设有凹槽,保护罩211内部设有延伸部分,形成余痰收集区,连接组件30至少包括连接杆311与连接盘366,连接杆311与放置管222滑动连接,连接盘366两侧贴合放置管222,连接盘366底部开设的凹槽与放置管222底部凹槽尺寸一致,连接杆311顶部设有固定组件40,对连接管122进行限位,使连接管122贴合与连接组件30内壁,固定组件40至少包括固定板333和连接块355,连接杆311内壁安装有弹性件322,弹性件322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板333,弹性件322产生弹力会带动固定板333移动,连接杆311内壁开设有滑动凹槽344,连接块355与滑动凹槽344滑动连接。
[0031]而本实施例改进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保护罩211使其贴合病人的嘴部,避免病人吸痰中出现咳嗽导致嘴中多余的分泌物飞溅,减少外部细菌对病人的危害,再通过保护罩21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抽压组件(10)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20)和连接组件(30),所述抽压组件(10)与连接组件(30)插接,便于更换不同的长度的吸痰管,并通过连接组件(30)对抽压组件(10)进行限位,防护组件(20)贴合病人嘴部形成拦截面,所述抽压组件(10)工作时会贯穿连接组件(30)使防护组件(20)通孔处产生吸力,所述抽压组件(10)转动会带动连接组件(30)进行转动,使放置管(222)一侧形成封闭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压组件(10)至少包括抽压机(111)与连接管(122),所述抽压组件(10)与连接管(122)固定连接,抽压机(111)内部设有抽气泵,抽气泵口与抽压机(111)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护理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0)至少包括保护罩(211)与放置管(222),保护罩(211)底部凹槽半径大于保护罩(211)顶部凹槽半径,所述放置管(222)底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佩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