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板及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65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板及包装盒,折叠板包括本体,本体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轴对称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本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贯穿其宽度方向的第三压痕、第四压痕、第五压痕、第六压痕以及第七压痕;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第三压痕、第四压痕、第五压痕、第六压痕以及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折叠形成第一面板至第四面板并围成一筒体;第一边沿和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第三压痕至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一摇盖至第四摇盖并遮挡筒体朝向第一边沿的开口;第二边沿和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第三压痕至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五摇盖至第八摇盖并遮挡筒体朝向第二边沿的开口。向第二边沿的开口。向第二边沿的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板及包装盒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板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折叠纸箱作为包装盒在包装市场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折叠纸箱一旦加工、模切、粘贴完成形成纸箱后,其长宽高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适用于各种补贴尺寸的内装物,无法做到对较大规格、较小规格以及异形内装物的兼容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板及包装盒,以解决现有包装盒只能够对应一种规格内装物,造成无法兼容、浪费甚至是无法完成包装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板,其用于折叠形成六面体包装盒,其包括:
[0006]本体,所述本体沿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0007]所述本体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轴对称设有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
[0008]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压痕、第四压痕、第五压痕、第六压痕以及第七压痕,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均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
[0009]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折叠形成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以及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能够围成一筒体;
[0010]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一摇盖、第二摇盖、第三摇盖以及第四摇盖,且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能够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0011]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五摇盖、第六摇盖、第七摇盖以及第八摇盖,且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能够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
[00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三边沿与所述第三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五压痕与所述第六压痕之间的距离;
[0013]所述第三压痕与所述第四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六压痕与所述第七压痕之间的距离;
[0014]所述第四压痕与所述第五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压痕与所述第四边沿之间的距离。
[001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二距离;
[0016]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四压痕与所述第六压痕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0017]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三压痕与所述第五压痕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并围成所述筒体;
[0019]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0020]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
[002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并围成所述筒体;
[0022]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0023]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
[002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二压痕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设有第八压痕,所述第八压痕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
[0025]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八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
[002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并围成所述筒体;
[0027]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0028]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八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以
及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
[002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折叠板,其中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并围成所述筒体;
[0030]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0031]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八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
[003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板,其用于折叠形成六面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宽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本体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轴对称设有第一压痕和第二压痕,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压痕、第四压痕、第五压痕、第六压痕以及第七压痕,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均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折叠形成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以及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能够围成一筒体;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一摇盖、第二摇盖、第三摇盖以及第四摇盖,且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能够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述第七压痕中的部分压痕处切开形成第五摇盖、第六摇盖、第七摇盖以及第八摇盖,且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能够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沿与所述第三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五压痕与所述第六压痕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压痕与所述第四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六压痕与所述第七压痕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压痕与所述第五压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压痕与所述第四边沿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四压痕与所述第六压痕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三压痕与所述第五压痕之间的距离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折叠形成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并围成所述筒体;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一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一摇盖、所述第二摇盖、所述第三摇盖以及所述第四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一边沿的开口;
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五压痕、所述第六压痕处切开形成所述第五摇盖、所述第六摇盖、所述第七摇盖以及所述第八摇盖且覆盖并遮挡所述筒体朝向所述第二边沿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痕和所述第二压痕之间的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压痕、所述第四压痕、所述第六压痕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岩陈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