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49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的两根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型框架之间设有两个剪刀撑,所述立柱上下两端均设有单孔棍,所述单孔棍贯穿于所述剪刀撑的端部,所述剪刀撑的端部均设有与所述单孔棍对应的贯穿孔,所述定型框架上端水平设有定型板,所述定型板两端通过挂钩与所述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结构稳定,操作简单、易拆卸,便于实现楼梯间内的施工,且可周转使用、安全、可靠性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工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工人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楼梯间
,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其相关的一些配套建设设施,也越来越多,包括住宅项目、公建项目等。无论是住宅项目还是公建项目,楼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楼梯间内部的施工质量、装修效果一般要求较高,但由于其空间较小,并且楼梯踏步存在高低差。在楼梯间顶部抹灰层、饰面层施工时,很难搭设操作平台,对其施工质量很难保证。
[0003]现有技术中,在楼梯间内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搭设操作平台的做法是,用钢管、卡扣搭设框架,然后在其顶部铺设脚手板,作为作业面。但此搭设方法,操作繁琐、不方便移动使用,若移动至下一层进行施工,需将搭设框架、铺设的脚手板全部拆除才能进行转移,就位以后,还需重新进行搭设。移动不方便,拆除、搭设比较麻烦,耗费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操作简单、易拆卸,便于实现楼梯间内的施工,且可周转使用、安全、可靠性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的两根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垂直固定连接;
[0006]所述定型框架之间设有两个剪刀撑,所述立柱上下两端均设有单孔棍,所述单孔棍贯穿于所述剪刀撑的端部,所述剪刀撑的端部均设有与所述单孔棍对应的贯穿孔,所述定型框架上端水平设有定型板,所述定型板两端通过挂钩与所述横梁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定型框架的对角线上设有两根斜撑,所述斜撑的两端与所述定型框架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立柱下端设有可调节套筒,所述立柱通过插销与所述可调节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套筒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插销相对应的插销口。
[0009]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端设有围栏立柱,所述围栏立柱上下两端垂直设有定型护栏,所述定型护栏两端设有弯钩,所述围栏立柱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弯钩对应的定型环。
[0010]优选的,所述挂钩呈C型,其开口朝下。
[0011]优选的,所述剪刀撑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交叉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单孔棍外端垂直设有固定孔。
[0013]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高度可调,适用于楼梯间复杂地形;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各个调节套筒的高度即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不需重新搭建,省时省力;整个装置可进行肢解、拆除成若干个方便转移的小部件,并且拆装简单,转移方便,便于实现楼梯间内的施工,且可周转使用、安全、可靠性高。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定型框架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剪刀撑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定型板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可调节套筒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围栏立柱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实施例中定型护栏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立柱;2、横梁;3、斜撑;4、剪刀撑;5、单孔棍;6、贯穿孔;7、固定孔;8、定型板;9、挂钩;10、可调节套筒;11、插销口;12、围栏立柱;13、定型护栏;14、弯钩;15、定型圆环;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6]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7]如图所示,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型框架,定型框架包括两根立柱1和设置于立柱1之间的两根横梁2,立柱1与横梁2垂直固定连接,定型框架的对角线上设有两根斜撑3,斜撑3的两端与定型框架固定连接,其中立柱1、横梁2和斜撑3均采用DN50
×
0.7mm的圆钢管通过焊接制作成定型框架,所有焊接点,均进行满焊,保证焊接质量。
[0028]定型框架1之间设有两个剪刀撑4,剪刀撑4采用DN25
×
3.25mm的圆钢管焊接制作,剪刀撑4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16交叉连接。
[0029]立柱1上下两端均焊接有单孔棍5,单孔棍5可以为单孔钢筋棍,单孔棍5贯穿于剪刀撑4的端部,剪刀撑4的端部均设有与单孔棍5相对应的贯穿孔6,贯穿孔6的直径为15mm,单孔棍5外端垂直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的直径为10mm,用于固定剪刀撑4使用。
[0030]定型框架上端水平设有定型板8,定型板8可采用压型钢板制作,定型板8的两端通过四个挂钩9与横梁2连接,挂钩9为钢结构呈C型,其开口朝下。定型板8的长度根据现场施工需求进行确定,定型板8与挂钩9采用焊接形式进行连接,所有焊接点,均进行满焊,保证焊接质量。
[0031]立柱1下端设有可调节套筒10,可调节套筒10采用DN60
×
3.25mm的圆钢管制作,长度根据现场高度需要进行确定加工,立柱1通过插销与可调节套筒10活动连接,可调节套筒10上设有四个与插销相对应的插销口11,用于固定插销,设置插销口11的直径为15mm。锁定操作平台高度,在操作平台施工时,保证平台稳定。相邻的插销口11之间设置间距为50mm,使操作平台竖向高度调节控制在200

250mm之间。当在没有高差区别的水平面搭设操作平台时,可更换规格一致的可调节套筒10。
[0032]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立柱1上端设有围栏立柱12,围栏立柱12由四根长600mm,规格为DN60
×
3.25mm的钢管加工而成。围栏立柱12上下两端垂直设有定型护栏13,定型护栏13两端设有9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立柱和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的两根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定型框架之间设有两个剪刀撑,所述立柱上下两端均设有单孔棍,所述单孔棍贯穿于所述剪刀撑的端部,所述剪刀撑的端部均设有与所述单孔棍对应的贯穿孔,所述定型框架上端水平设有定型板,所述定型板两端通过挂钩与所述横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框架的对角线上设有两根斜撑,所述斜撑的两端与所述定型框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间可调节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设有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赵伟郝春霞贾力东李文静赵微微张洺嘉桂凤斌刘亚坤郭亚楠刘冲赵玉白冰吴慧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