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气供给领域,特别是一种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全球面临着严重能源危机。氢能是可以实现再生且清洁安全的,既可以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又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解来进行生产,储运比较方便,在交通供热中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通过能源载体和循环碳经济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氢利用,极大地缓解全球当前的能源危机问题。
[0003]氢能源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氢能制备,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其中氢能的高效安全的存储是氢能源得以实现的关键。氢在通常条件下以气态形式存在,且易燃、易爆、易扩散,这就给氢的储存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氢气的储运主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方式。其中固态储氢的方式是储氢合金通过与氢化合,以金属氢化物形式储存氢,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氢释放出来。固态储氢相对于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具有一定优势优势。一是固态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高,在现有的高压气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穿板接头的进气口与外界氦气瓶通过不锈钢管进行相连,第一穿板接头的出气口与第五球阀的进气口相连,第五球阀的出口端与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一个四通接头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第四球阀的出气端,第四球阀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穿板接头的出气端,第二穿板接头的进气端连接氢气瓶;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三端口连接第二球阀进气端,第二球阀出气端连接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所述四通接头的第四端口连接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三球阀的进口端,第三球阀的出口端与第三穿板接头的进气端,第三穿板接头的出气端连接真空泵的进气端,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一个四通接头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二端口连接第六球阀的进气端,第六球阀的出气端连接减压阀的进气端,减压阀的出气端连接第四穿板接头的进气端,第四穿板接头的出气端连接氢气需求装置的进气端,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三端口连接安全泄压阀的进气端,安全泄压阀的出气端连接第五穿板接头的进气端,第五穿板接头的出气端直接朝向大气,所述四通接头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一球阀的进气端,第一球阀的出气端连接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分别与回路热管相连,其中:一个回路热管的一部分贯穿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该回路热管的另一部分贯穿回路热管换热器;另一个回路热管的一部分贯穿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该回路热管的另一部分贯穿回路热管换热器;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外壁套有换热翅片,采用导热胶水将换热翅片与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罐体紧密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被置于罐体支撑架的中心,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外侧的换热翅片及回路热管换热器置于罐体支撑架朝向进风口中心的方向,回路热管换热器优先靠近进风口方向。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柜体,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回路热管换热器及相连管路设置于柜体内,第一穿板接头、第二穿板接头、第三穿板接头、第四穿板接头安装于柜体的一个侧板上,柜体为长方体框架的前面两侧设置斜边结构,进风口、排风口分别置于柜体的正前方和正后方,在柜体的进风口两侧斜边上分别设置第一单向板风扇、第二单向板风扇,并在第一单向板风扇、第二单向板风扇的后端分别设置单向风板;第一单向板风扇、第二单向板风扇中心对准回路热管换热器与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和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换热翅片,柜体内侧的顶部设置氢气泄漏传感器。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尺寸与风冷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排风系统相匹配,排风口是孔状或栅板状,柜体的材料是铝、碳钢、不锈钢或合金钢。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燃料电池堆用高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氢化物储氢罐与第二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结构相同,均包含第七球阀、NPT接头、滤芯、多孔不锈钢导流管、储氢模块、导热胶、传热翅片、回路热管、换热翅片、罐体、储氢模块,
具体结构如下:第七球阀位于罐体外,罐体端部处设有NPT接头,第七球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NPT接头一端螺接,所述管路一端的外螺纹与NPT接头一端的内螺纹相对应并匹配形成第七球阀与NPT接头螺纹连接处,并进行螺纹连接处螺接;滤芯位于罐体的内腔一侧,NPT接头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彬彬,潘军,卢彦杉,江军,徐钦,陈蔼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