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可换端子(1)、端子连接体(2)、端子主体(3)和液冷固定座(5);可换端子(1)的凹槽(101)内嵌有温度传感器(8),其上设有保护卡环(9);卡簧(10)穿过卡接通孔(301)向内嵌入卡槽(202)中实现端子连接体(2)和端子主体(3)的连接;端子连接体(2)的液冷口(203)正对着端子主体(3)的液冷连接孔(302)设置;端子主体(3)上连有大螺母紧固件(11),液冷固定座(5)上连有小螺母紧固件(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过热保护,实现快速更换,同时可连接大线径导线,增大充电枪充电功率,并保持端子温度,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充电枪
,尤其是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
技术介绍
[0002] 当大功率直流充电枪为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端子会由于大电流导致的温度急速上升,损坏端子及配件,现有液冷端子不能满足压接大线径导线功能,同时无法满足大功率快速充电,以此来防止过热,保护端子及配件寿命,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液冷端子使用性能的发展。中国专利号CN212908367U为我公司于2020年申请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端子和液冷充电装置,其中充电端子由压接件和插接件组成,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克服了申请号为“CN201921160448 .4”的专利存在的缺陷,可以监测插接部分的温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第一,充电端子无法连接大线径电缆,其压接部的口径无法满足大线径电缆的连接需求,造成功率较低;
[0004]第二,插接件与压接件通过螺栓及螺纹孔连接,固定方式单一,虽然便于拆卸,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由于扭力的作用使得插接件与压接件出现相对滑动,二者之间连接稳定性变差,产生松脱现象;
[0005]第三,参见CN212908367U的专利附图7和8可知,温度传感器竖直伸出插接件的一端设于插接件和压接件之间,即在二者的接触面上,当插接件和压接件的连接不稳定时,极易造成温度传感器的损坏,增加了后期替换成本;
[0006]第四,整个腔体的内部结构较为繁杂,压接件仅存在于腔体的前端,对电缆的前部进行锁紧相连,腔体后端则通过连接套、锁紧件等结构对电缆进行再次固定连接,不利于提高操作效率;
[0007]第五,压接件与腔体通过销钉相连,连接时自上而下插入配合孔并撑紧配合孔,但是当对内部清理维护时,需要取出压接件,此时就会发现压接件的取出较为困难,拖慢了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液冷端子功率低、连接稳定性差、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不仅可以起到过热保护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各部件之间的拆装效率,实现快速更换,同时可以连接大线径导线,增大充电枪充电功率,并保持端子温度定在合理使用范围,避免设备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可换端子、端子连接体和端子主体,可换端子通过紧固螺栓与端子连接体相连,端子主体上连有液冷固定座,液冷固定座与液冷管相连;
[0011]端子连接体与可换端子的连接面上设有一组限位孔,每个限位孔内设有对应的定位销,以用于提高连接稳定性、防止扭转带来的松脱;
[0012]可换端子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凹槽内嵌有温度传感器,其上设有保护卡环,保护卡环连于可换端子的外壁上,以用于限制传感器位置并起到保护作用;
[0013]端子连接体嵌入端子主体内,且其一端设有卡槽、另一端伸入端子主体的内腔中,端子主体上设有与卡槽对应配合的卡接通孔,端子主体外设有卡簧,卡簧穿过卡接通孔向内嵌入卡槽中,以实现端子连接体和端子主体的锁紧固定;
[0014]伸入端子主体的端子连接体上设有一组液冷口,端子主体上设有一组液冷连接孔,液冷固定座通过液冷连接孔与端子主体相连,且液冷口正对着液冷连接孔设置;
[0015]端子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收缩部,第一收缩部上连有相互配合的大螺母紧固件,液冷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第二收缩部,第二收缩部上连有相互配合的小螺母紧固件,以用于分别紧固连接液冷管和电缆。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可换端子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环状的阶梯台,凹槽沿轴向横跨阶梯台的两侧,保护卡环为圆弧板,且其一端卡在阶梯台上,圆弧板的直径与可换端子的外径相同,且其下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其直径,以便于保护卡环正好卡在可换端子外不脱落。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可换端子靠近端子连接体的一端设有一圈凸出的环台,端子连接体设于环台的右侧,温度传感器竖直伸出凹槽的一端设于环台的左侧,且温度传感器与环台之间设有安全距离,环台的外径大于端子连接体的外径,以用于保护传感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连接体包括实心的头部和空心的杆部,卡槽设于头部,液冷口设于杆部,杆部与适配的导体液冷管相连,导体液冷管内设有DC导体。
[0019]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连接体上设有一对环状的密封台,每个密封台内均连有密封圈,液冷口设于两个密封台之间。
[0020]进一步地,所述液冷固定座为L型结构,其包括相连的竖向管道和横向管道,竖向管道正对着液冷口设置,横向管道与液冷管对应相连。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优点在于:
[0022](1)本技术的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具有温度检测、液冷散热和可换端子功能,可连接较大线径的导线,增大了充电枪的充电功率,维持端子温度,并在端子损坏时可以及时快速更换,避免整枪报废;
[0023](2)本技术通过卡簧将端子连接体和端子主体相连,便于拆装更换和后期维护,同时在可换端子和端子连接体之间增设定位销,防止二者出现相对位移而松脱,提高连接稳定性;
[0024](3)本技术通过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避免泄漏冷却液,同时使用小螺母紧固件和大螺母紧固件锁死液冷管路,避免泄漏,冷却充电时的导体发热;
[0025](4)本技术在可换端子上开槽,放置温度传感器,使用卡环保护,并远离连接处,与连接处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受到外部扭力的影响而损坏,可以实时监测充电时端子温度,从而控制充电过程,避免过热发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爆炸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立体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正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剖视图。
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可换端子1、端子连接体2和端子主体3,可换端子1通过紧固螺栓4与端子连接体2相连,端子主体3上连有液冷固定座5,液冷固定座5与液冷管6相连,其特征在于:
[0032]端子连接体2与可换端子1的连接面上设有两个限位孔201,每个限位孔201内设有对应的定位销7,以用于提高连接稳定性、防止扭转带来的松脱;
[0033]可换端子1上设有一个沿轴向设置的凹槽101,其外壁上还设有一圈环状的阶梯台102,凹槽101沿轴向横跨阶梯台102的两侧;
[0034]凹槽101内嵌有温度传感器8,其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包括相互配合的可换端子(1)、端子连接体(2)和端子主体(3),端子主体(3)上连有液冷固定座(5),其特征在于:端子连接体(2)与可换端子(1)的连接面上设有限位孔(201),每个限位孔(201)内设有对应的定位销(7);可换端子(1)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凹槽(101),凹槽(101)内嵌有温度传感器(8),其上设有保护卡环(9),保护卡环(9)连于可换端子(1)的外壁上;端子连接体(2)嵌入端子主体(3)内,且其一端设有卡槽(202)、另一端伸入端子主体(3)的内腔中,端子主体(3)上设有与卡槽(202)对应配合的卡接通孔(301),端子主体(3)外设有卡簧(10),卡簧(10)穿过卡接通孔(301)向内嵌入卡槽(202)中;伸入端子主体(3)的端子连接体(2)上设有液冷口(203),端子主体(3)上设有一组液冷连接孔(302),液冷固定座(5)通过液冷连接孔(302)与端子主体(3)相连,且液冷口(203)正对着液冷连接孔(302)设置;端子主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收缩部(303),第一收缩部(303)上连有相互配合的大螺母紧固件(11),液冷固定座(5)的一端设有第二收缩部(501),第二收缩部(501)上连有相互配合的小螺母紧固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液冷充电枪DC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换端子(1)的外壁上设有环状的阶梯台(102),凹槽(101)沿轴向横跨阶梯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刘鹏飞,谭彰东,霍军,鲁其峥,
申请(专利权)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