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网动态稳定性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能够高效的接纳高比例风光新能源,并以此为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直流负荷提供高效可靠供电,通过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直流互联系统来减少中间电能变换环节,从而来提供电能传输效率这种技术方案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交流系统不同,直流互联系统中不存在强自然惯性特征的同步机组单元,呈现低惯量、弱阻尼特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随机性波动及负荷暂态冲击,易恶化系统直流电压低频动态稳定性,威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0003]为研究集成新能源
‑
储能直流互联系统低频动态稳定问题,通常采用基于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及阻抗的建模分析方法。常规的方法如下:
[0004](1)建立直流微电网小信号闭环传递函数模型,并分析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0005](2)建立下垂控制直流微电网状态空间模型,通过观察控制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所述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包括若干个平衡单元和若干个恒定功率单元;将所述平衡单元降阶为由等效电阻和等效电容并联形式的平衡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将所述恒定功率单元降阶为由等效电阻和等效电容并联形式的恒定功率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将所述平衡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和所述恒定功率单元等效电路模型进行集成并联得到所述低频动态稳定性等效电路模型;采用所述低频动态稳定性等效电路模型根据获取到用于评定所述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低频动态稳定性的动态稳定性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包括:构建所述平衡单元和所述恒定功率单元;将所述平衡单元和所述恒定功率单元分别接入直流母线构成所述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将所述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通过双向DC/AC变流器接入交流电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平衡单元包括:将若干分布式直流储能装置分别与电子变流器连接,得到直流储能集成单元;将若干分布式直流新能源分别与电子变流器连接,得到直流新能源集成单元;将所述直流储能集成单元和所述直流新能源集成单元分别接入直流母线得到所述平衡单元;所述构建恒定功率单元包括:将若干分布式大功率新能源分别与电子变流器连接,得到大功率新能源集成单元;将交流电网与电子变流器连接,得到大功率交流电网集成单元;将若干负载与电子变流器连接,得到大功率负载集成单元;将所述大功率新能源集成单元、所述大功率交流电网集成单元和所述大功率负载集成单元分别接入直流母线得到所述恒定功率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单元控制策略包括下垂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环节;所述构建所述集成新能源、储能直流互联系统的低频动态稳定性等效电路模型包括:将所述平衡单元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平衡单元传递函数模型;根据所述平衡单元传递函数模型获取到直流母线电压动态模型;根据诺顿等效定理将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动态模型转化为平衡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将所述恒定功率单元进行电容电阻等效处理得到所述恒定功率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将所述平衡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和所述恒定功率单元等效电路模型进行集成并联得到所述低频动态稳定性等效电路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经锐,周翔,陆海,张浩,杨天国,周倩,陈睿,杨建伟,陈永梅,石侃,李贵良,丁元元,林媛,唐立军,罗恩博,徐璞,陈自兵,何逸,赵静,陈俊秋,陈修涵,邱国军,谢成材,刘建飞,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