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是电信通讯领域中嵌入或预置在无线通信设备上用于处理设备登网的软件或硬件处理模块。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有多种体现形式,诸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UICC)卡、eSIM(Embedded
‑
SIM,eSIM)卡、vSIM(virtual
‑
SIM,vSIM)卡、IoT
‑
SIM(Internet of Things SIM,IoT
‑
SIM)卡等。每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在处理登网交互之前都需要进行个人化处理,所谓个人化处理就是将一组用于登网交互的个人化数据写入到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上。普通情况下用于个人通信设备(诸如个人手机)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过程一般都在模块出厂前或运营商柜台出货前完成并且无需进行二次个人化操作。但随着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智能网的应用发展,一些运营平台要求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智能网的各类无线通信设备上配装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在模块出厂或者运营商柜台出货之后还能进行不限次的二次个人化操作。而常规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是无法达到这样的应用需求的,因为常规的个人化处理系统既不能对接各个实网运营的无线通信设备,也没有储备与各类无线通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云平台、多个第一个人化服务器、多个第一个人化设备、多个第一个人化终端和多个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第一个人化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云平台包括第一配置服务器、第一终端固件数据库、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库、第一终端信息数据库和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所述第一配置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库、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库、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库、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和各个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一配置服务器用于进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个人化数据配置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服务器标识和第一配置数据包;并对由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和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组成的第一明文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加密配置数据包向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回发的第一模块加密报告;并对所述第一模块加密报告进行数据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并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进行个人化任务状态更新处理;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与多个所述第一个人化设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加密配置数据包进行数据包验证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一解析数据包;并在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从所述第一解析数据包中提取出对应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一设备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包向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个人化设备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个人化设备回发的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并对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进行数据加密处理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加密报告向所述第一云平台回发;所述第一个人化设备与多个所述第一个人化终端分别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个人化终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个人化设备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包中提取出对应的第一终端数据组、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第一模块数据组;并从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中提取出对应的第一终端标识,并将与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个人化终端作为对应的第一匹配终端;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对所述第一匹配终端进行终端验证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若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为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对所述第一匹配终端进行终端固件和个人化软件升级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处理结果;若所述第二处理结果为成功,则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对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模块个人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三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结果进行模块个人化报告配置处理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并将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向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回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库包括多个第一终端固件数据记录;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记录包括第一固件标识字段、第一固件版本字段、第一固件芯片型号字段、第一固件终端型号字段和第一固件程序字段;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库包括多个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记录;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记录包括第一软件标识字段、第一软件版本字段、第一软件芯片型号字段、第一软件终端型号字段和第一软件程序字段;
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库包括多个第一终端信息数据记录;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记录包括第一终端标识字段、第一终端型号字段、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字段、第一终端IMEI字段、第一终端固件版本字段、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字段、第一终端模块标识字段、第一终端上级设备标识字段和第一终端上级服务器标识字段;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包括多个第一模块信息数据记录;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记录包括第一模块标识字段、第一ICCID字段、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字段和第一模块处理状态字段;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字段包括多个第一个人化数据项,各个所述第一个人化数据项包括第一数据项名称和第一数据项内容;所述第一模块处理状态字段包括未处理状态、处理失败状态和处理成功状态;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标识、第一终端型号、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和第一终端IMEI;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包括第一终端固件版本和第一固件程序;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包括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和第一个人化软件程序;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包括第一模块ICCID、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和第一token数据;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包括多个所述第一个人化数据项;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包括第二终端标识、第二终端型号、第二终端芯片型号、第二终端IMEI、第二终端固件版本、第二终端个人化软件版、第二模块ICCID和第二模块个人化数据;所述第二模块个人化数据字段包括多个第二个人化数据项,各个所述第二个人化数据项包括第二数据项名称和第二数据项内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个人化数据配置处理时,对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库的每个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记录的记录内容是否发生更新进行监控;并在每监控到一个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记录的记录内容发生更新时,就将当前的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字段、所述第一终端型号字段、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字段、所述第一终端IMEI字段、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字段、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字段、所述第一终端模块标识字段、所述第一终端上级设备标识字段和所述第一终端上级服务器标识字段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型号、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所述第一终端IMEI、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第一终端模块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型号、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和所述第一终端IMEI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并将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库中所述第一固件版本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匹配、且所述第一固件芯片型号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匹配、且所述第一固件终端型号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型号匹配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固件程序字段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固件程序;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和所述第一固件程序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
并将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库中所述第一软件版本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匹配、且所述第一软件芯片型号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匹配、且所述第一软件终端型号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型号匹配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软件程序字段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程序;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本和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程序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并将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一模块标识字段与所述第一终端模块标识匹配的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记录作为对应的当前模块信息数据记录;并对所述当前模块信息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状态字段是否为处理成功状态进行识别;若是,则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为空;若否,则将所述当前模块信息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ICCID字段和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字段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ICCID和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并对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进行数字摘要计算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token数据,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模块ICCID、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据和所述第一token数据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组成对应的第一配置数据包;并将得到的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和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作为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个人化数据配置处理结果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进行个人化任务状态更新处理时,对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是否为空进行识别;若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为空,则结束当前的个人化任务状态更新处理;若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不为空,则对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与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进行数据比对;比对时,若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型号、所述第二终端芯片型号、所述第二终端IMEI、所述第二终端固件版本、所述第二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所述第二模块ICCID和所述第二模块个人化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中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型号、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所述第一终端IMEI、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所述第一模块ICCID和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匹配,则设置对应的第一比对结果为匹配;若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报告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所述第二终端型号、所述第二终端芯片型号、所述第二终端IMEI、所述第二终端固件版本、所述第二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所述第二模块ICCID或所述第二模块个人化数据分别与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中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型号、所述第一终端芯片型号、所述第一终端IMEI、所述第一终端固件版本、所述第一终端个人化软件版、所述第一模块ICCID或所述第一模块个人化数不匹配,则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并对得到的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是否为匹配进行识别;若所述第一比对结果为匹配,则将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一ICCID字段与所述第一模块ICCID匹配的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状态字段更新为处理成功状态;若所述第一比对结果为不匹配,则将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库中所述第一ICCID字段与所述第一模块ICCID匹配的所述第一模块信息数据记录的所述第一模块处理状态字段更新为处理失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个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人化服务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一加密配置数据包进行数据包验证和解析处理时,对所述第一加密配置数据包进行数据解密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明文数据;并从所述第一明文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和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并对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是否与自身预置的服务器标识匹配进行识别;若是,则设置对应的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并从所述第一配置数据包中提取出对应的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终端数据组、所述第一终端固件数据组、所述第一个人化软件数据组和所述第一模块数据组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包,并由得到的所述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包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解析数据包,并将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习银,刘恩培,袁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树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树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