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研究表明,电池的有效放电容量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大幅度下降,
‑
20℃时的放电容量已经衰减了30%左右,
‑
30℃时,电池已经无法进行有效放电。因此在低温环境下必须对电池采取加热措施。很多整车、电池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多年前就开始寻找解决方案,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外部加热提高电池温度,加热方式有热敏电阻(PTC)、加热膜或液冷系统。外部加热效率较低,加热速度慢;外部加热方式由于其加热原理,往往距离热源较近的地方会升温很快,而距离较远的地方则迟迟热不起来,会造成电池加热的不均匀,容易在电池内部产生温度梯度,导致电池内部各处的化学反应速度不一致,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相比于外部加热方式,电池自加热的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外部结构,不需要对电池组的结构进行大的改动,只需要一套准确的控制系统来对电池充电放电进行控制,是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与动力电池组串联,控制模块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工作以使动力电池组循环往复地充放电,产生的交流电流能够驱动动力电池组的内阻产生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动力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是由多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动力电池组的总电压与所有单节电池电压之和保持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第四开关管T4、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思仑,解志鹏,肖峰,刘康,张卓雅,马季,何书磊,蔡凯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