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385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包括圆筒外壳、成像接收组件、后端盖组件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圆筒外壳内且支撑架一侧与所述成像接收组件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与后端盖组件连接,所述成像接收组件一侧的外环面与圆筒外壳一端开口套接且所述外环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密封胶圈用于与圆筒外壳内表面抵接,所述后端盖组件用于对圆筒外壳另一端开口进行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在圆筒外壳与后端盖组件之间、圆筒外壳与成像接收组件之间以及在成像接收组件中的调焦模块、镜筒模块中都做到了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镜筒模块中都做到了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镜筒模块中都做到了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作为人体血液与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其负责为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排出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等,所以人体微循环的临床测量对于判断人体各组织是否健康以及对于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0003]微循环成像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光电仪器,主要用于对人体微循环检查,由于无创伤、无任何副作用,被广泛用于对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是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预防)发生微循环改变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等,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0004]微循环成像装置一般包括有装置主体、探头以及手动调焦组件。然而,在现有技术当中,微循环成像装置普遍存在安装结构复杂且防水性能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外壳、成像接收组件、后端盖组件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圆筒外壳内且支撑架一侧与所述成像接收组件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与后端盖组件连接,所述成像接收组件一侧的外环面与圆筒外壳一端开口套接且所述外环面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密封胶圈用于与圆筒外壳内表面抵接,所述后端盖组件用于对圆筒外壳另一端开口进行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接收组件包括转接座、调焦模块和镜筒模块,所述外环面位于所述转接座上,所述转接座一侧与支撑架一侧连接,所述调焦模块和镜筒模块分别与转接座另一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模块包括从所述转接座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表面上通过左右两个轴承安装有调焦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沿第一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直滑槽,所述调焦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倾斜滑槽,所述第一套筒内腔活动安装有内调焦筒且内调焦筒内腔安装有调焦镜片,所述内调焦筒外侧安装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穿过直滑槽后插入到倾斜滑槽中,当所述调焦套筒转动时通过倾斜滑槽带动滑动件在直滑槽中移动从而带动内调焦筒前后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另一侧上位于第一套筒的外围形成有一圈凸起的第一圆环,所述调焦套筒的侧面设置有一圈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圆环插入到第二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模块包括内镜筒以及外镜筒,所述内镜筒连接在第一套筒的侧面且内镜筒内腔与第一套筒内腔连通,第一套筒内腔与圆筒外壳内部连通并与圆筒外壳内的成像传感器模块同轴设置,所述内镜筒内腔内依次排列安装有若干透镜;所述外镜筒套接在内镜筒外,所述外镜筒一端与第一套筒的侧面连接,所述外镜筒另一端为封闭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的微循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强梁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