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华专利>正文

胫骨弹性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35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胫骨弹性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头、腰、尾三段(11)、(12)、(13),其中头段(11)、尾段(13)为等宽结构,且尾段(13)的宽度大于头段(11);腰段(12)的前侧边、后侧边分别与头段轴线的夹角为β、α,且α>β;尾段(13)向胫骨的后侧方向倾斜,且轴线与头段轴线的夹角为Φ。(*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胫骨弹性髓内钉。它用于胫骨骨折时进行内固定的治疗。
技术介绍
胫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长骨骨折,它的手术治疗器械主要有钢板、交锁髓内钉、矩形髓内钉、安达(ender)钉等多种。钢板固定由于需要大的手术切口以及过多的剥离骨膜,而容易损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愈合,存在一定缺陷。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比较符合生物学固定原理的治疗方法,国内使用的主要有安达(ender)钉,矩形髓内钉等,进口器材主要有交锁髓内钉。后者操作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而目前应用最多的安达(ender)钉和矩形髓内钉属于弹性内固定的方式。两者相比,前者为棒状、易转动;后者的设计更符合胫骨固定的需要,力学性能稍强。但矩形髓内钉也只是一种等宽的长条矩形钉,仍然不是完全符合胫骨的解剖特点。另外,矩形髓内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插钉操作是存在在两枚髓内钉交叉现象,影响其最佳固定效果的发挥;2)矩形钉与胫骨髓腔的形状匹配性差,由于胫骨髓腔中间窄、并向两端逐渐增宽,等宽的矩形钉对位置较高的胫骨骨折固定效果差;3)骨折愈合过程存在退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能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