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处理工艺,涉及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在输送装置上放置可燃的导热板,在导热板上涂覆湿污泥,输送装置将导热板输送至烘干箱内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输送装置将导热板和位于导热板上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粉碎装置处进行粉碎,在当粉碎完成后,将导热板和干化污泥粉末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干化后的湿污泥进行卸料,降低干化后的湿污泥附着在输送带上的量优点。干化后的湿污泥附着在输送带上的量优点。干化后的湿污泥附着在输送带上的量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湿污泥干化后再直接焚烧应用得较为普遍。例如公告号为CN10412989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太阳能污泥恒温干化无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其在湿污泥烘干过程中,通过输送带对湿污泥进行输送。在此过程中,由于湿污泥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因此导致在当湿污泥干化后,不易从输送带上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具有便于对干化后的湿污泥进行卸料,降低干化后的湿污泥附着在输送带上的量优点。
[0004]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在输送装置上放置可燃的导热板,在导热板上涂覆湿污泥,输送装置将导热板输送至烘干箱内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输送装置将导热板和位于导热板上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粉碎装置处进行粉碎,在当粉碎完成后,将导热板和干化污泥粉末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将湿污泥涂覆在导热板上,由于导热板为可燃材质制成,因此在当湿污泥干化后,将导热板和湿污泥一起送入至粉碎装置处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导热板和干化湿污泥送入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因此能够有效减低干化后的湿污泥附着在输送带上的概率,同时也无需在焚烧时另外添加助燃剂,使得操作更为简便。
[000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热板上开设有导热间隙。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间隙的存在使得,热气流更易与湿污泥相接触,从而使得对湿污泥的干化效果更好。
[000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热板上还设有防溢边,所述的防溢边和所述的导热板形成用以容纳湿污泥的腔室。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溢边的存在能够对湿污泥进行限位,减低湿污泥从导热板上掉落的概率。
[001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防溢边的高度为2mm
‑
4m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在对湿污泥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湿污泥的厚度在2mm
‑
4mm的范围内,在该厚度下,使得对湿污泥的烘干效果更好。
[0013]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的导热板覆盖在所述的透气孔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由于透气孔的存在,因此热气流会穿过透气孔,并从导热间隙进入,并与导热板上的湿污泥相接触,从而对湿污泥进行烘干,因此能够加强对湿污泥的烘干效果。
[001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烘干箱内还设有负压组件,所述的负压组件包括抽风管和负压罩,所述的抽风管和所述的负压罩相连通,所述的负压罩用于覆盖所述的导热板且与所述的输送带相接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组件的存在使得,当负压罩覆盖导热板时,抽风管使得负压罩内处于负压,因此使得热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更易从湿污泥内穿出,加强对湿污泥的烘干效果。
[001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热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上均设有所述的导热间隙,所述的上板和下板之间还形成用以容纳助燃粉末的填充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使用中,当热空气从导热间隙内穿过与湿污泥相接触时,会携带部分助燃粉末与湿污泥相接触,从而使得湿污泥与助燃粉末混合,进而使得干化后的湿污泥燃烧效果更好。
[001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负压组件间歇式工作。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组件间歇式工作使得,在负压状态下,热空气从导热间隙内与湿污泥相接触,并使得湿污泥形成气流流道,在此过程中,助燃粉末会与湿污泥相接触,在当负压组件停止工作时,由于湿污泥存在流动性,因此气流流道会被湿污泥填充,使得助燃粉末混入至湿污泥中,当负压组件再次工作时,使得气流流道再次形成,助燃粉末再次和湿污泥进行混合,因此使得助燃粉末和湿污泥的混合效果更好。
[002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负压组件包括多段短工作时长和一段长工作时长,在湿污泥含水量大于百分之五十时,负压组件进行多段短工作时长的运行,当湿污泥的含水量不大于百分之五十时,负压组件进行长工作时长的运行。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烘干过程中,当湿污泥的含水量大于百分之五十时,湿污泥更易流动,便于助燃粉末混入至湿污泥内,当湿污泥的含水量不大于百分之五十时,湿污泥不易流动,因此负压组件保持长时间的运行,使得干化后的湿污泥上形成间隙,更便于粉碎装置进行粉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导热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烘干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导热板;11、下板;12、上板;13、防溢边;2、烘干箱;3、输送装置;41、抽风管;42、负压罩;43、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
‑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包括导热板1制作,将可燃物放置在模具内,并添加适量的胶粘剂,形成具有防溢边13的下板11,将可燃物放置在模具内,并添加适量的胶粘剂,形成上板12,在下板11上放置适量助燃粉末,随后将上板12安装在防溢边13和下板11形成的腔室内形成导热板1,且上板12和下板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助燃粉
末的腔室。在本实施例中,助燃粉末可为焦沫或煤粉。随后将导热板1放置在输送装置3上,随后在上板12上涂覆湿污泥,使得湿污泥的上表面略低于防溢边13的顶端。输送装置3将导热板1输送至烘干箱2内进行烘干,在当湿污泥干化完成后,将导热板1和干化的湿污泥输送至粉碎装置处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干化污泥颗粒和导热板1颗粒输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导热板1的可燃物可为,煤矸石颗粒、生物质颗粒或者木质颗粒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成。导热板1在通过模具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包含用于使上板12和下板11形成导热间隙的构造,因此成型后的导热板1上具有导热间隙。导热间隙的具体尺寸可根据湿污泥的流动状况进行确定。通过模具成型的防溢边13的高度为2mm
‑
4mm,在本申请中,防溢边13的高度为4mm。
[0029]在对湿污泥烘干的过程中,将制作好的导热板1放置在输送装置3上,随后向上板12上涂覆湿污泥,由于防溢边13的高度为4mm。且湿污泥的高度略低于防溢边13的上端,因此湿污泥的厚度小于4mm。随后输送装置3将导热板1输送至烘干装置内,通过烘干装置对湿污泥进行烘干。当湿污泥烘干完成后,将干化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装置(3)上放置可燃的导热板(1),在导热板(1)上涂覆湿污泥,输送装置(3)将导热板(1)输送至烘干箱(2)内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输送装置(3)将导热板(1)和位于导热板(1)上干化后的污泥输送至粉碎装置处进行粉碎,在当粉碎完成后,将导热板(1)和干化污泥粉末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板(1)上开设有导热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板(1)上还设有防溢边(13),所述的防溢边(13)和所述的导热板(1)形成用以容纳湿污泥的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溢边(13)的高度为2mm
‑
4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的导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港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