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株密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农业机械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农业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植株密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处理器、存储介质及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缺乏,劳动成本高。面对我国粮食成本提升和农业人口日益流失以及老龄化问题,国际竞争力缺失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日益提升,需新一代的农业机械支撑农业产业变革。
[0003]以农作物是水稻为例,水稻作为农业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目前水稻的种植方式有直播、插秧和抛秧等,其中抛秧种植方式对水稻根部的损失较小,采用抛秧种植方式种植的水稻相对插秧种植的水稻具有返青块、分蘖早,稳产高产等特点。在现有技术中,抛秧种植一般采用抛秧机,而使用抛秧机抛秧难以保证抛出秧苗的行距与株距,易造成水稻种植疏密不均匀影响水稻种植质量,降低水稻产量,同时采用抛秧机抛秧会使秧苗出现散落无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不利于水稻的成长,也不便于后期对水稻的管理。因此,如何确定秧苗的密度成为当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株密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所述农业机械用于将植株栽种在作业区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在所述农业机械的作业过程中,获取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作业图像,所述作业图像包含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中的多个植株;确定所述作业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将所述感兴趣区域输入至植株检测模型,以通过所述植株检测模型确定所述每个植株的位置坐标;根据植株的位置坐标对所述植株进行分类,以将所述植株分成多列;确定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像素行距;根据所述像素行距确定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作业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包括:确定所述作业图像中包含的植株;根据全部的植株所在的区域确定所述作业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植株的位置坐标对所述植株进行分类,以将所述植株分成多列包括:针对每个植株,根据所述植株的位置坐标包括的多个坐标点确定所述植株的中心点坐标;按照横坐标的坐标值对所述中心点坐标进行聚类,以将所述植株分成多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横坐标的坐标值对所述中心点坐标进行聚类,以将所述植株分成多列包括:根据每个植株的中心点坐标确定每两个相邻植株之间的植株间距;在植株间距超过预设间距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植株间距存在异常;针对任意一个植株,在所述植株与超过预设数量的相邻植株之间的植株间距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植株为异常植株;剔除所述异常植株;按照横坐标的坐标值对剔除所述异常植株后的植株的中心点坐标进行聚类,以将所述植株分成多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像素行距确定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包括:确定所述感兴趣区域的像素总数、所述感兴趣区域的实际面积以及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相机标定参数;根据所述像素总数、所述实际面积以及所述相机标定参数确定所述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比例;根据所述图像比例、所述像素行距以及所述相机标定参数确定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确定全部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平均值;根据所述实际行距平均值确定植株作业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农业机械根据所述植株作
业控制指令调整对应的植株作业参数,将每一列植株之间的实际行距调整至预设行距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每次栽种一行植株,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行距平均值确定植株作业控制指令还包括:确定所述农业机械栽种的每一行植株与前一行栽种的植株之间的株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宁宁,李美秀,梁舟,赖发,高一平,贡军,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