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14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属于医疗辅助用品的技术领域,在做温针灸治疗时,将该防烫座放置在留置针外侧,能够有效的遮挡火灰及阻隔燃烧的艾条小块与皮肤接触,具有使用方便、辅助效果好的特点;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中部设有导针孔,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的外端位于底座的边缘,所述导通槽的内端与导针孔连通,所述导针孔的上方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筒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位于导通槽上方,所述的导向筒外侧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的转环上设有连通口。所述的转环上设有连通口。所述的转环上设有连通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的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

技术介绍

[000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条截小块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条小块。该治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0003]在做温针灸治疗时,插在留置针上燃烧的艾条小块在燃烧过程中会掉灰,掉落的火灰一般温度较高,容易烫伤病人,而且,用于做温针灸的针比较细,在针柄裹上艾条小块后会把针压弯,压弯后燃烧的艾条小块离病人皮肤距离较近,容易发生皮肤被烫。现在做温针灸治疗时,医护人员会使用一片中部开有口的纸皮放置在针灸部位皮肤外侧,以便遮挡掉落的火灰及阻隔就燃烧的艾条小块与皮肤接触,但这样的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辅助温针灸治疗支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在做温针灸治疗时,将该防烫座放置在留置针外侧,能够有效的遮挡火灰及阻隔燃烧的艾条小块与皮肤接触,具有使用方便、辅助效果好的特点。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中部设有导针孔,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的外端位于底座的边缘,所述导通槽的内端与导针孔连通,所述导针孔的上方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筒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位于导通槽上方,所述的导向筒外侧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的转环上设有连通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筒的外壁设有安装槽,所述的转环转动安装在安装槽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筛网环片,所述的筛网环片套设在导向筒的外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筛网环片的固定环,所述的筛网环片活动安装在固定环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筛网环片的外壁相贴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通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连通口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通槽的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的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通过设置底座,底座中部设有导针孔,底座上还设有导通槽,导通槽的外端位于底座的边缘,导通槽的内端与导针孔连通,导针孔的上方设有导向筒,导向筒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导向筒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纵向通槽,纵向通槽
位于导通槽上方,导向筒外侧转动安装有转环,转环上设有连通口。在做温针灸治疗时,转动转环使连通口与导向筒上的纵向通槽的槽面重合,将底座中的导通槽对着留置针,使留置针穿过导通槽进入导针孔中,再转动转环使连通口与纵向通槽不重合,此时可以将留置针固定在导向筒中,导向筒可以帮助固定留置针,防止针柄插上燃烧的艾条小块时被压弯与皮肤接触,而底座可以有效遮挡火灰,防止皮肤烫伤,使用方便,辅助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底座、2

导针孔、3

导通槽、4

导向筒、5

纵向通槽、6

转环、7

连通口、8

安装槽、9

筛网环片、10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1]参照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中部设有导针孔2,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导通槽3,所述导通槽3的外端位于底座1的边缘,所述导通槽3的内端与导针孔2连通,所述导针孔2的上方设有导向筒4,所述导向筒4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筒4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纵向通槽5,所述纵向通槽5位于导通槽3上方,所述的导向筒4外侧转动安装有转环6,所述的转环6上设有连通口7。在做温针灸治疗时,转动转环6使连通口7与导向筒4上的纵向通槽5的槽面重合,将底座1中的导通槽3对着留置针,使留置针穿过导通槽3进入导针孔2中,再转动转环6使连通口7与纵向通槽5不重合,此时可以将留置针固定在导向筒7中,导向筒7可以帮助固定留置针,防止针柄插上燃烧的艾条小块时被压弯与皮肤接触,而底座1可以有效遮挡火灰,防止皮肤烫伤,使用方便,辅助效果好。
[0022]所述导向筒4的外壁设有安装槽8,所述的转环6转动安装在安装槽8中,转环6安装在安装槽8中,方便其在导向筒4中转动,以控制连通口7与纵向通槽5是否重合导通。
[0023]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筛网环片9,所述的筛网环片9套设在导向筒4的外侧,筛网环片9能够更好的遮挡火灰,防止底座1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0024]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固定筛网环片9的固定环10,所述的筛网环片9活动安装在固定环10中,通过固定环10和筛网环片9的配合,使筛网环片9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1上,使用时将筛网环片9安装在固定环10上,有利于承接火灰,需要清洗时,将筛网环片9从固定环10中拆出即可,清洗更方便。
[0025]所述固定环10的内壁与筛网环片9的外壁相贴合,使筛网环片9能卡紧固定在定环10上。
[0026]所述纵向通槽5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连通口7的宽度,方便将连通口7与纵向通槽5对准导通。所述导通槽3的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方便将留置针导入导针孔2中。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中部设有导针孔(2),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导通槽(3),所述导通槽(3)的外端位于底座(1)的边缘,所述导通槽(3)的内端与导针孔(2)连通,所述导针孔(2)的上方设有导向筒(4),所述导向筒(4)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筒(4)沿其延伸方向设有纵向通槽(5),所述纵向通槽(5)位于导通槽(3)上方,所述的导向筒(4)外侧转动安装有转环(6),所述的转环(6)上设有连通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的防烫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4)的外壁设有安装槽(8),所述的转环(6)转动安装在安装槽(8)中。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思玲张春丽黄艳黄宇宁黄童莹李念珍郑春华陈燕黄振杰黄丽萍詹海燕罗柱兰梁家淼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