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10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进给驱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架,定位架的一侧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螺接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位于定位架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顶板,顶板与电缆沟壁相抵接;进给驱动装置安装于定位架的上方;钻孔装置包括导轨架、连接滑块、电机、钻头,导轨架的右端与定位架相连接,导轨架与定位架之间的夹角角度可调节,连接滑块安装于导轨架上,进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接滑块相连接,电机安装于连接滑块的底端,钻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固定装置与导轨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代替了人工钻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钻孔的质量稳定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用性更强,作业质量更高。量更高。量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是用于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电缆沟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砖砌结构,其顶部用盖板覆盖。盖板面可以和地面齐平,便于开启,也有的稍低于地面而在盖板上粉刷一层水泥,以防止盖板与地面高低不平和雨水进入电缆沟。根据所敷设电缆的数量不同,可以将电缆单层搁置在电缆沟底,也可以将电缆分层搁置在电缆沟的电缆支架上,电缆支架根据敷设的电缆的数量安装在电缆沟的单侧或两侧,电缆从电缆沟的端壁穿出进入供电或通信场所,而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基本都由施工人员手持电钻来完成端壁的打孔,而人工钻孔存在如下问题:
[0003]1)在钻孔过程中,由于沟壁比较坚硬,会使钻头跳动或摆动,单靠人力无法完全将电钻握稳,当需要钻设与电缆沟壁垂直的孔洞时难以做到孔洞的轴线与电缆沟内壁完全垂直;
[0004]2)在进行成排开孔时,由于人工操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成排的孔洞难以做到高度一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1)、进给驱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定位装置(1)包括定位架(11),所述定位架(11)固定于电缆沟壁的上端,所述定位架(11)的一侧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螺接有调节螺钉(16),所述调节螺钉(16)位于所述定位架(1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与电缆沟壁相抵接;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定位架(11)的上方;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导轨架(31)、连接滑块(32)、电机(33)、钻头(34),所述导轨架(31)的右端与所述定位架(11)相连接,所述导轨架(31)与所述定位架(11)之间的夹角角度可调节,所述连接滑块(32)安装于所述导轨架(31)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导轨架(31)左右移动,所述进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滑块(32)相连接,所述电机(33)安装于所述连接滑块(32)的底端,所述钻头(34)与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导轨架(3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对所述钻孔装置进行支撑和位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架(11)上端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上端设有上顶板(13),所述定位架(1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顶板(13)相对应的下底板(14),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顶板(13)和所述下底板(1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沟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包括气缸(21),所述气缸(21)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滑块(32)相连接,所述气缸(21)通过安装块(22)安装于所述上顶板(13)与所述下底板(14)之间,所述安装块(2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转轴(23),所述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兵刘洪生李育冰蒙杰郑若涵黄秋栓李金强赵嘉珩杨玉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