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及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374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及监测系统,三通管路包括三通连接件、探针管、体液管、检测管。三通连接件内设有一个Y形管,Y形管同一端的两个支管分别连接探针管、体液管,Y形管另一端连接检测管;检测管上预设位置设有照射管。物质浓度监测系统包括试剂助推器、微渗透管、光谱分析仪、显示器、激光发射器、遮光盒子及上述的三通管路。试剂助推器连接有检测试剂管,检测试剂管另一端与探针管连接;微渗透管一端用于埋入人体血管内并采集血液,另一端与体液管连接。三通管路可以同时连接患者血管和检测试剂,将患者血液和检测试剂汇集到一起,便于进行实时检测,避免反复刺针采血。免反复刺针采血。免反复刺针采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及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血液物质浓度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及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和围术期患者,可能由于病情危重、各种应激反应导致其血液中的一些物质快速波动,进而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医务人员多采用静脉抽血的方式检测患者的血糖、抗生素或者麻醉药物的浓度,先使用注射器抽取患者的血液,然后将血液和检测试剂加入到同一个检测管内,再将检测管放入到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
[0003]但是人体内物质浓度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变量,还会受到如情绪、饮食、采血量、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单次测量的血液物质浓度值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为了使测量的血液物质浓度值具有代表性,医务人员需要反复给患者针刺采血,但这种间歇式浓度测定也给患者增加了诊疗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及监测系统,三通管路可以同时连接患者血管和检测试剂,将患者血液和检测试剂汇集到一起,便于进行实时检测,避免反复刺针采血。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0006]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包括三通连接件和分别连接于三通连接件的探针管、体液管、检测管。
[0007]三通连接件内设有一个Y形管,Y形管同一端的两个支管分别连接探针管、体液管,Y形管另一端连接检测管, 探针管、体液管的另一端均设有母鲁尔接头;
[0008]检测管上预设位置设有照射管,照射管采用石英管或PMMA管,照射管外设有玻璃管固定块,玻璃管固定块侧壁设有贯穿孔。
[0009]进一步的,探针管、体液管、检测管的管内径均在30μm

300μm,管壁厚均在0.5mm

2.5mm。
[0010]进一步的,三通管路采用材料承受力在3N

15N之间的PTFE管或其他高强度改性塑料管。
[0011]进一步的,探针管、体液管长度均在0.5m

2.5m区间内,检测管长度在0.5m

1.5m。
[0012]一种监测系统,包括试剂助推器、微渗透管、光谱分析仪、显示器、激光发射器、遮光盒子及上述所述的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
[0013]试剂助推器连接有检测试剂管,检测试剂管另一端通过母鲁尔接头与探针管连接,试剂助推器用于承装检测物质浓度的试剂,并将检测试剂推进探针管内;
[0014]微渗透管一端设有渗透膜,这一端的微渗透管用于埋入人体血管内并采集血液,
微渗透管另一端通过母鲁尔接头与体液管连接,微渗透管上设有体液驱动器,体液驱动器用于将采集到血液推进体液管;
[0015]进一步的,玻璃管固定块、照射管设于遮光盒子内,光谱分析仪连接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另一端连接遮光盒子,且与照射管匹配,用于在遮光环境下通过贯穿孔照射在照射管,来检测分析物质浓度值。
[0016]进一步的,检测管另一端连接有废液处理机构,废液处理机构用于处理从照射管流出的废液。
[0017]进一步的,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血糖浓度、抗生素浓度、麻醉药浓度的任意一种。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三通管路设置有探针管、体液管、检测管三种管路,探针管、体液管分别用于收集物质检测试剂和患者血液,试剂和血液在三通连接件混合后流入检测管,便于进行实时检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三通管路的管内径在30μm

300μm之间,使用承受力在3N

15N之间的PTFE管或其他高强度改性塑料管;
[0020]2、体液管连接微渗透管,微渗透管一端的渗透膜用于埋入人体血管内并采集血液,渗透膜可以使血液中葡萄糖、水等小分子通过,从而在体液驱动器的作用下,使采集的血液流入到体液管,相比于间歇式采血检测物质浓度,本技术的微渗透管一直埋于患者的血管内,从而减少了频繁采血的操作;
[0021]3、本技术的利用光谱分析仪照射在照射管来检测血液中的物质浓度值,相比于常规的试纸检测法,本技术检测到的血糖值更加准确,且耗材少;本技术还增设了废液处理机构,用于处理从照射管流出的血液废液,及时处理医疗废液,可以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的三通管路平面结构图;
[0023]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0024]图3为实施例1的三通连接件平面透视图;
[0025]图4为实施例2的监测系统平面结构图;
[0026]图5为实施例2的液体流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包括三通连接件4和分别连接于三通连接件4的探针管1、体液管2、检测管3。
[0029]具体的,如图3所示,三通连接件4内设有一个Y形管41,Y形管41同一端的两个支管分别连接探针管1、体液管2,Y形管41另一端连接检测管3, 探针管1、体液管2的另一端均设有母鲁尔接头11,为了便于使用,两个母鲁尔接头11的颜色不一样。
[0030]具体的,如图2所示,检测管3上预设位置设有照射管31,照射管31与三通连接件4的距离在15cm

30cm之间,照射管31外设有玻璃管固定块32,玻璃管固定块32侧壁设有贯穿孔321,照射管31是为了与光谱分析仪匹配,用于检测物质浓度。
[0031]更具体的,探针管1、体液管2、检测管3的均在30μm

300μm,管壁厚均在0.5mm

2.5mm,三通管路采用材料承受力在3N

15N之间的PTFE管或其他高强度改性塑料管,探针管1、体液管2长度均在0.5m

2.5m区间内,检测管3长度在0.5m

1.5m。
[0032]作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三通管路采用材料承受力10N的PTFE管,探针管1、体液管2、检测管3的管内径均为300μm,管壁厚均在1.3mm,探针管1、体液管2长度均是0.59m,检测管3长度在1.2m。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包括试剂助推器5、微渗透管6、光谱分析仪、显示器、激光发射器、遮光盒子和实施例1中的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
[0035]具体的,试剂助推器5连接有检测试剂管51,检测试剂管51另一端通过母鲁尔接头11与探针管1连接,试剂助推器5用于承装检测物质浓度的试剂,并将检测试剂推进探针管1内。
[0036]具体的,微渗透管6一端设有渗透膜62,这一端的微渗透管6用于埋入人体血管内并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连接件(4)和分别连接于三通连接件(4)的探针管(1)、体液管(2)、检测管(3);三通连接件(4)内设有一个Y形管(41),Y形管(41)同一端的两个支管分别连接探针管(1)、体液管(2),Y形管(41)另一端连接检测管(3), 探针管(1)、体液管(2)的另一端均设有母鲁尔接头(11);检测管(3)上预设位置设有照射管(31),照射管(31)采用石英管或PMMA管,照射管(31)外设有玻璃管固定块(32),玻璃管固定块(32)侧壁设有贯穿孔(3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探针管(1)、体液管(2)、检测管(3)管内径均在30μm

300μm,管壁厚均在0.5mm

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其特征在于,三通管路采用材料承受力在3N

15N之间的PTFE管或其他高强度改性塑料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血液中物质浓度用的三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探针管(1)、体液管(2)长度均在0.5m

2.5m区间内,检测管(3)长度在0.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宇郝祥仪杨渐彬董炎魏鸿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闰宇康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