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6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灸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放置板、定位孔、针体、针头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放置板的表面,所述针体与定位孔的内壁插设连接,所述针头与针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放置板的表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杆一,所述安装杆一与放置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表面靠近安装杆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二,所述安装杆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一,所述安装杆二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二,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与针体的表面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装置,便于将针体进行固定,保证施针时更稳定,对此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易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者常使用辅助装置进行针灸操作。
[0003]现有技术中诸如CN115154298A一种中医针灸辅助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纸盒,所述纸盒的内部设置有针灸针,且针灸针的前端凸出支撑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抽出第一放置槽,第二壳体离开第一放置槽后,第二壳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转轴转动,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分离,进而使针灸针的前端悬空,方便针灸针的取用。
[0004]现有的针灸治疗中,需要医护人员仔细查看穴位后进行施针作业,治疗缓慢,且在施针后患者移动时会出现针体脱落等情况出现,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患者治疗更加困难,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施针繁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灸辅助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放置板、定位孔、针体、针头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放置板的表面,所述针体与定位孔的内壁插设连接,所述针头与针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放置板的表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杆一,所述安装杆一与放置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表面靠近安装杆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二,所述安装杆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一。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二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二,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与针体的表面夹持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夹块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夹块一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杆,所述提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夹块二的表面插设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放置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板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套环与卡槽的内壁插设
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杆。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与套环的表面插设连接,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拉块的一端与放置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装置,便于对针灸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对此将针体插入定位孔内壁后,拉动提杆,连接杆相继受力带动固定弹簧形变后扩张,插块相继受力提升,随即转动夹块一和夹块二与针体的表面夹持固定,随即松开提杆,固定弹簧失去束缚后回弹,插块相继受力插入夹块二的内壁,通过设置定位装置,便于将针体进行固定,保证施针时更稳定,对此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易用性。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放置板与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对此拉动拉块,定位杆相继受力滑动,伸缩弹簧相继受力形变后扩张,随即转动套环与患者手臂套设连接,套环远离转动块的一端与卡槽的内壁插设连接,随即松开拉块,伸缩弹簧失去束缚后回弹,定位杆相继受力插入套环的表面,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放置板与患者手臂进行固定,使其施针后,患者移动时更加方便,对此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中定位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中图2的A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中固定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灸辅助装置中图4的B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放置板;2、定位孔;3、针体;4、针头;5、定位装置;51、安装杆一;52、安装杆二;53、夹块一;54、夹块二;55、固定弹簧;56、连接杆;57、提杆;58、插块;6、固定装置;61、转动块;62、套环;63、卡槽;64、定位杆;65、拉块;66、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放置板1、定位孔2、针体3、针头4和定位装置5,定位孔2开设在放置板1的表面,针体3与定位孔2的内壁插设连接,针头4与针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定位装置5设置在放置板1的表面。
[00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和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5]本实施方案中:定位装置5包括安装杆一51,安装杆一51与放置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1的表面靠近安装杆一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二52,安装杆一5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一53。
[002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安装杆一51,便于夹块一53转动更加稳定。
[0027]具体的,安装杆二5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二54,夹块一53和夹块二54与针体3的表面夹持固定。
[002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夹块一53和夹块二54,便于将针体3的表面进
行初步固定。
[0029]具体的,夹块一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55,固定弹簧5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6,连接杆56与夹块一53的内壁滑动连接。
[003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弹簧55,便于拉动连接杆56复位固定。
[0031]具体的,连接杆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杆57,提杆57远离连接杆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58,插块58与夹块二54的表面插设连接。
[003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插块58,便于将夹块一53和夹块二54进一步固定。
[0033]具体的,放置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转动块61,转动块61与放置板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转动块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62。
[003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转动块61,便于套环62旋转更加稳定。
[0035]具体的,放置板1远离转动块61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3,套环62与卡槽63的内壁插设连接,放置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杆64。
[003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定位杆64,便于将套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放置板(1)、定位孔(2)、针体(3)、针头(4)和定位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开设在放置板(1)的表面,所述针体(3)与定位孔(2)的内壁插设连接,所述针头(4)与针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5)设置在放置板(1)的表面,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安装杆一(51),所述安装杆一(51)与放置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的表面靠近安装杆一(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二(52),所述安装杆一(5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一(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二(5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夹块二(54),所述夹块一(53)和夹块二(54)与针体(3)的表面夹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一(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55),所述固定弹簧(5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6),所述连接杆(56)与夹块一(53)的内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庹江华罗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