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54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5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可弯曲区域;以及支承模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其中,支承模块支承显示面板,其中,支承模块包括支承板和接头,其中,支承板与平坦区域和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包括包含网格图案的网格图案区域,并且其中,接头设置在支承板上,设置成与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接头中的每个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顶表面设置在支承板上,并且底表面与顶表面相对,并且接头的顶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小于接头的底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1月1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1

015720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滑动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在社会上变得更加集成。因此,已经使用了各种显示装置,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等。
[0005]近来,显示技术已经在发展,并且已经对柔性显示器进行了大力的研究。通常,柔性显示器可以折叠、弯曲或滑动以扩展或减小它们的显示屏的尺寸,并且因此可以极大地有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尺寸并使显示装置的设计多样化。
[0006]此外,通常可以提供金属支承板和金属多接头结构,用于在可滑动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器下方支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可弯曲区域,可弯曲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与平坦区域相邻,其中,显示面板配置为可弯曲的;以及支承模块,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其中,支承模块支承显示面板,其中,支承模块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接头,其中,支承板设置成与平坦区域和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包括包含网格图案的多个网格图案区域,并且其中,多个接头设置在支承板的底表面上,并且设置成与可弯曲区域重叠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多个接头中的每个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顶表面设置在支承板的底表面上,以及多个接头中的每个的底表面与顶表面相对,并且多个接头的顶表面中的每个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多个接头的底表面中的每个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支承板包括平坦支承区域和图案支承区域,其中,平坦支承区域与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重叠,并且其中,图案支承区域与显示面板的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图案支承区域中的每个包括多个网格图案区域和接头附接区域,其中,图案支承区域中的每个包括网格图案,并且其中,接头附接区域设置在多个网格图案区域之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网格图案中的每个包括穿透支承板的多个狭缝,并且多个接头与接头附接区域重叠,但不与多个网格图案区域重叠。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支承板包括金属或聚合物材料。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支承板具有约0.05mm至约0.3mm的厚度。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接头包括附接部分和主体部分,其中,附接部分与支承板相邻,并且其中,主体部分设置在附接部分下方,其中,附接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基本上与接头的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并且其中,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基
本上与接头的底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接头的主体部分在显示面板的平坦区域中以第(1_1)宽度彼此间隔开,并且多个接头的附接部分以大于第(1_1)宽度的第(1_2)宽度彼此间隔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当支承板在可弯曲区域中弯曲时,多个接头的主体部分以小于第(1_1)宽度的第(2_1)宽度彼此间隔开。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约0.2mm至约1.5mm。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的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上;以及支承模块,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支承模块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接头,其中,支承板设置成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重叠,包括网格图案,并且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多个接头与支承板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从支承板突出,其中,多个接头与第二区域重叠,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支承板的网格图案设置在多个接头之间,其中,接头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顶表面是支承板与多个接头之间的界面,并且底表面在第三方向上与顶表面相对,并且其中,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底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网格图案中的每个包括穿透支承板的多个狭缝,并且接头不与网格图案重叠。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支承板包括金属或聚合物材料。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支承板具有约0.05mm至约0.3mm的厚度。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接头包括附接部分和主体部分,其中,附接部分与支承板相邻,并且主体部分设置在附接部分上,附接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基本上与接头的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并且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基本上与接头的底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接头的主体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接头的附接部分之间的距离。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接头的主体部分之间的距离在显示面板的弯曲区域中比在显示面板的不弯曲的区域中小。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其中,第三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并且第四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三侧上,支承板设置成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重叠,并且接头设置成与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重叠。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承板,附接在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其中,支承板包括网格图案;以及多个接头,与支承板一体地形成且从支承板突出,其中,接头彼此间隔开,其中,接头不与支承板的网格图案重叠,并且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顶表面是支承板与接头之间的界面,以及接头的底表面与顶表面相对,并且顶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小于接头的底表面中的每个的宽度。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支承板包括金属或聚合物材料,并且具有约0.05mm至约0.3mm的厚度。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接头的底表面以第(1_1)宽度彼此间隔开,并且接头的顶表面以大于第(1_1)宽度的第(1_2)宽度彼此间隔开。
附图说明
[0027]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0028]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2是示出处于其展开状态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0030]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支承模块的布局的立体图;
[0031]图4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支承模块的剖视图;
[0032]图5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承模块的支承板在第三方向上观察时的平面图;
[0033]图6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承模块的接头的立体图;
[0034]图7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可弯曲区域中的支承模块的立体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区域和可弯曲区域,所述可弯曲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平坦区域相邻,其中,所述显示面板配置为能够弯曲;以及支承模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其中,所述支承模块支承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支承模块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接头,其中,所述支承板设置成与所述平坦区域和所述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包括包含网格图案的多个网格图案区域,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接头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底表面上,设置成与所述可弯曲区域重叠,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多个接头中的每个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其中,所述顶表面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所述底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接头中的每个的所述底表面与所述顶表面相对,以及所述多个接头的所述顶表面中的每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多个接头的所述底表面中的每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板包括平坦支承区域和图案支承区域,其中,所述平坦支承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平坦区域重叠,并且其中,所述图案支承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可弯曲区域重叠,以及所述图案支承区域中的每个包括所述多个网格图案区域和接头附接区域,其中,所述图案支承区域中的每个包括所述网格图案,并且其中,所述接头附接区域设置在所述多个网格图案区域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网格图案中的每个包括穿透所述支承板的多个狭缝,以及所述多个接头与所述接头附接区域重叠,但不与所述多个网格图案区域重叠。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上;以及支承模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承模块包括支承板和多个接头,其中,所述支承板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重叠,包括网格图案,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多个接头与所述支承板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晟相朴贤敏徐泰安梁泰勳
申请(专利权)人:奥福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