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43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公开了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施电弧对策,能够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的新的构造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电源线(16),将蓄电池(12)与负载(14)之间连结;主继电器(18),与电源线(16)连接;预充电电路(28),包含串联连接的预充电电阻(24)及预充电继电器(26),所述预充电电路(28)与主继电器(18)并联连接;及副继电器(30),与预充电电阻(24)并联连接。与预充电电阻(24)并联连接。与预充电电阻(24)并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体


[0001]本公开涉及电路结构体。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搭载有由高压的二次电池构成的蓄电池的车辆上搭载包含继电器的电路结构体。例如,专利文献1示出了对于作为车辆侧的负载而经由逆变器连接的电动机、发电机具备对蓄电池的电力供给进行切断接续的继电器的电路结构体。在这样的电路结构体中使用的继电器设置在正极侧和负极侧,通过将两继电器断开,能够停止来自蓄电池的电源供给。
[0003]在这种电路结构体中,流动比较大的电流,因此在继电器的触点的开闭时可能会产生电弧。因此,使用实施了用于消除电弧的对策的特殊构造的继电器。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构成电路结构体的继电器的电磁接触器的详细的构造。即,电磁接触器具备形成电路的触点机构、对触点机构进行开闭驱动的电磁铁装置、收纳触点机构及电磁铁装置的密闭的器具。并且,在电磁铁装置的触点机构的电路方向两侧形成隔壁,在该隔壁与器具之间形成通气通路。此外,为了消除在触点的开闭时产生的电弧,配置有使磁场以朝向通气通路施力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永久磁铁。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13500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426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的概要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以往构造的电路结构体中,作为电弧对策,需要采用如专利文献2记载那样特殊构造的电磁接触器作为继电器。在这样的特殊构造的电磁接触器中,为了得到进行直流切断所需的电弧电压而需要大的电弧空间,存在密封容器增大这样的问题。而且,当想要可靠地消除电弧时,需要大的电磁铁,电磁接触器的大型化、成本上升不可避免。
[0011]因此,公开了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施电弧对策,能够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的新的构造的电路结构体。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电源线,将蓄电池与负载之间连结;主继电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预充电电路,包含串联连接的预充电电阻及预充电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路与所述主继电器并联连接;及副继电器,与所述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公开,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施电弧对策,能够实现紧凑化、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的从蓄电池至负载的路径的电气性的结构的图。
[0017]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路结构体的从蓄电池至负载的路径的电气性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19]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0020]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
[0021](1)电源线,将蓄电池与负载之间连结;主继电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预充电电路,包含串联连接的预充电电阻及预充电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路与所述主继电器并联连接;及副继电器,与所述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
[0022]根据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通过对于以往在将蓄电池与电动机之间连结的电路结构体中采用的预充电电路的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副继电器的简单构造,能够抑制主继电器的开闭时的电弧的产生。
[0023]具体而言,在主继电器切断时,在将主继电器断开之前,将预充电继电器和副继电器接通,由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在将主继电器断开时在主继电器的触点间产生电位差的情况。即,由于在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副继电器,因此通过电流从副继电器向预充电继电器流入,能够使主继电器断开时的主继电器的触点间的电位差为0。由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在主继电器的切断时产生电弧的情况。其结果是,不需要采用特殊构造的电磁接触器作为主继电器,通过对于已存的预充电电路的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副继电器这样的简单构造,能够紧凑且低成本地提供无电弧的电路结构体。而且,能够抑制或防止电弧的产生,由此也能够实现主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的提高。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主继电器并联连接的预充电电路及在预充电电路的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的副继电器可以设置于正极侧的电源线,也可以设置于负极侧的电源线。而且,副继电器的构造不受任何限定,可以采用任意的构造的继电器。
[0025](2)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线包含正极侧电源线和负极侧电源线,所述预充电电路和所述副继电器设置于所述正极侧电源线。这是因为,即使在已存的预充电电路未设置于负极侧电源线的情况下,利用设置于正极侧电源线的已存的预充电电路,也能够有利地构筑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
[0026](3)优选的是,所述副继电器由半导体继电器构成。这是因为,在预充电电路中,能够省空间且在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副继电器。
[0027]<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002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这些例示,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0029]<实施方式1>
[0030]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10。电路结构体10例如搭载
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如图1所示,电路结构体10将蓄电池12与负载14之间连结地构成,包含将蓄电池12与负载14之间连结的电源线16。作为行驶用蓄电池的蓄电池12经由主继电器18向使车辆行驶且构成负载14的电动机20供给电力,所述主继电器18连接于电路结构体10的电源线16且使电源线16接通/断开。在此,主继电器18基于来自包含ECU等而构成的控制部22的控制信号,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主继电器18在接通时将蓄电池12与电动机20连接而向电动机20供给电力,在断开时将蓄电池12与电动机20之间的电流切断而停止对于电动机20的电力的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的构件标注标号,关于其他的构件,省略标号。
[0031]<电路结构体10>
[0032]如图1所示,电路结构体10的电源线16包含正极侧电源线16a和负极侧电源线16b。在正极侧电源线16a的输入侧连接蓄电池12的正极侧,在负极侧电源线16b的输入侧连接蓄电池12的负极侧。在正极侧电源线16a的输出侧连接负载14的正极侧,在负极侧电源线16b的输出侧连接负载14的负极侧。在正极侧电源线16a和负极侧电源线16b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将蓄电池12与负载14连接的正极侧主继电器18a、负极侧主继电器18b。
[0033]在将蓄电池12与负载14的正极侧连接的正极侧主继电器18a以绕过正极侧主继电器18a的方式并联连接预充电电路28,所述预充电电路28通过串联连接预充电电阻24及预充电继电器26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路结构体,包括:电源线,将蓄电池与负载之间连结;主继电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预充电电路,包含串联连接的预充电电阻及预充电继电器,所述预充电电路与所述主继电器并联连接;及副继电器,与所述预充电电阻并联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佐治优介冈田爱美藤村勇贵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