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39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沉淀池,包括混合区、中间箱体、出水区,所述中间箱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水区、斜管过滤区、沉淀区,所述斜管过滤区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斜管过滤区中装有斜管组件,所述中间箱体一侧设置有混合区,所述混合区通过管路与中间箱体的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出水区侧面设置有一连接槽一,所述清水区的侧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槽二,所述清水区的连接槽二的底面与清水区的连接槽一的底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出水区侧面设置有一连接槽一和清水区的侧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槽二溢入出水区中从排水口排出。水口排出。水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道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0003]现有的沉淀池清水区与出水区的连接结构过于复杂,现有技术中,清水区内的液体直接流入出水区,这样会使过滤后不会产生任何沉淀而排出,出水区内的液体扔会排出浑浊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水沉淀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废水沉淀池,包括混合区、中间箱体、出水区,所述中间箱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水区、斜管过滤区、沉淀区,所述斜管过滤区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斜管过滤区中装有斜管组件,所述中间箱体一侧设置有混合区,所述混合区通过管路与中间箱体的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出水区侧面设置有一连接槽一,所述清水区的侧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槽二,所述清水区的连接槽二的底面与清水区的连接槽一的底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区的侧板为斜管过滤区的侧面板的延长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区的侧板固定在斜管过滤区的侧面板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方固定有齿状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区包括一个进水区和至少一个反应区,所述反应区中装有搅拌组件,所述进水区通过管路与沉淀区相连接,所述反应区与进水区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反应区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区上装有进水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区包括一个进水区和两个反应区,所述进水区位于两个反应区中间,两个反应区底部通过过水管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连接凸块,所述旋转轴上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本体一,所述本体一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置有用于配合连接凸块的安装凹槽,所述本体一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螺栓的连接孔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一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搅拌叶片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装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包括本体二,所述本体二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板的安装槽一,所述本体二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搅拌叶片一的
安装槽二。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一顶部设置有挡块。便于连接件二与安装板的连接与定位。
[001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一末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搅拌叶片二。
[0018]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底部装有减速机支架,所述减速机支架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在反应区上端。
[0019]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件一与旋转轴相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区与沉淀区相连通的管路为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装有若干用于伸入沉淀区的分布管,所述连接管与分布管相连通,所述分布管上设置有两组出水孔,所述连接管上装有用于连通混合区的进水管。
[0021]进一步的,每组出水孔呈直线排列。
[0022]进一步的,两组进水孔之间的夹角α为40

55
°

[0023]进一步的,所述斜管过滤区底部装有斜管托架,所述斜管组件放置在斜管托架上。
[0024]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托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竖支撑,所述竖支撑上部固定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横支撑。
[0025]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区与中间箱体底部均固定有用于使得整个装置离地的支腿。
[0026]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底部装有排渣管。
[0027]有益之处:本技术通过搅拌组件的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在反应区内进行搅拌,随着反应区中水量的增多,经过反应的污水在搅拌组件充分搅拌的情况下从隔板一侧的反应区溢至另一侧的进水区,将进入进水区底部的分布管,从分布管的进水管进入,经过连接管和分布管后,从分布管的出水孔进入沉淀区中,在沉淀区中逐渐积累,由斜管组件的底部流入斜管过滤区,澄清水流入清水区,通过出水区侧面设置有一连接槽一和清水区的侧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槽二溢入出水区中从排水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中的斜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中斜管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中的布水管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中C

C的剖视图;
[0035]图8为本技术中B

B的剖视图;
[0036]图9为本技术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技术图9中A1处放大图;
[0038]图11为本技术中搅拌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12为本技术图11的右视图;
[0040]图13为本技术中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4为本技术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15为本技术图1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16为本技术图1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44]图17为本技术中连接件二的立体图;
[0045]图18为本技术中旋转轴的立体图;
[0046]图19为本技术中搅拌叶片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20为本技术中搅拌叶片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中:1混合区,2斜管过滤区,3清水区,4出水区,5沉淀区,6支腿,7搅拌组件,8进水口,9出水口,10过水管,11布水管,12排渣管,13斜管托架,14隔板,15斜管组件,16侧板;
[0049]701电机,702减速机,703减速机支架,704连接件一,705旋转轴,706连接凸块,707安装件,708紧固螺栓,709连接件二,710搅拌叶片一,711搅拌叶片二;
[0050]70701本体一,70702安装孔,70703安装凹槽,70704安装板,70705连接孔一,70706连接孔二;
[0051]70901本体二,70902安装槽一,70903安装槽二,70904连接孔三;
[0052]71001本体三,71002连接孔四;
[0053]71101本体四,71102连接孔五;
[0054]1101连接管,1102进水管,1103分布管,1104出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沉淀池,包括混合区、中间箱体、出水区,所述中间箱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水区、斜管过滤区、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过滤区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斜管过滤区中装有斜管组件,所述中间箱体一侧设置有混合区,所述混合区通过管路与中间箱体的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出水区侧面设置有一连接槽一,所述清水区的侧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槽二,所述清水区的连接槽二的底面与清水区的连接槽一的底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的侧板为斜管过滤区的侧面板的延长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的侧板固定在斜管过滤区的侧面板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方固定有齿状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包括一个进水区和至少一个反应区,所述反应区中装有搅拌组件,所述进水区通过管路与沉淀区相连接,所述反应区与进水区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反应区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文波孙传法肖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颐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