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志琦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复配杀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29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新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份为丁香酚和腈 菌唑,这种丁香酚和腈菌唑复配杀菌剂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本产品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 使用寿命长、且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剂,尤其涉及一种以丁香酚与腈菌唑的混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杀菌微 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并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
技术介绍
葡萄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世界 性病害,病菌原生于北美洲东部的野生葡萄上。19世纪后期,伴随欧洲种葡萄(VitisVinifera) 向全球引种栽培,葡萄霜霉病传播到全世界所有葡萄栽培区,如最早专利技术的化学杀菌剂波尔 多液就是针对该病害发生而发现的。我国各葡萄种植区均有发生,病害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 器官,危害叶片、嫩梢和幼果。如果防治不及时,霜霉病对葡萄树势及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 大。长期以来,控制葡萄霜霉病主要依靠化学药剂如石硫合剂、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乙磷 铝可湿性粉剂、瑞毒霉、代森锰锌、甲霜灵、苯霜灵、杀毒矾等,最近研制药剂有烯酰吗啉、 氟吗啉、霜脲氰等。近年来,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病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甲霜灵在葡 萄老产区已几乎失去防效,乙磷铝、雷多米尔等内吸杀菌剂防效也逐渐降低。腈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谱 广。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腐烂病等病害,未见有关防治卵菌类真菌病害的 报道。对大鼠雌雄急性经口 LDso均为2710mg/kg,大鼠雌雄急性经皮LDso均大于2000mg/kg, 在化学农药中属于低毒性级别的农药。丁香酚(Eugenol)化学名称为2—甲氧基一4一烯丙基苯酚,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报道含有该化合物的植物粗提物对 灰霉病和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效。丁香酚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3000 mg/Kg,在农药毒性 分级标准中属于低毒性级别的农药。该化合物也未见关于防治卵菌类真菌病害的报道。关于这两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在葡萄霜霉病防治方面至今未见有报道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需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丁香酚与腈菌唑复配的杀菌微乳剂,并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本专利技术中复配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 增效性,室内复配配方筛选结果表明,丁香酚和腈菌唑按不同比例复配对不同的植物 病原真菌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 减少抗药性产生,丁香酚和腈菌唑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不容易产生交互抗性。腈菌唑 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理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丁香酚是破坏菌体细胞膜、3影响膜的渗透性,从而导致菌体死亡。3、毒性低,按中国现时采用的农药毒性标准分类,丁香酚和腈菌唑均属于低毒级(LD50 为2000 5000mg/kg)。腈菌唑对大鼠雌雄急性经口 LD5o均为2710mg/kg,大鼠雌雄急性经皮 LD5。均大于2000mg/kg; 丁香酚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3000 mg/Kg。因此,两者复配毒 性低,对环境生态因子伤害较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将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技术方案-一种含丁香酚和腈菌唑的杀菌微乳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微乳剂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 的原料丁香酚1 ~20% (优选为10~20%)、腈菌唑1~5%、溶剂10~15 %、乳化剂10~20%、 防冻剂5~10%,其余为水,上述原料的总和为100%。以上组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优选乙醇和甲醇。 乳化剂选自垸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 烯醚、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烷萘磺酸盐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 物。防冻剂可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甘油、聚乙二醇、尿素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物。 水为自来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具体制备方法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微乳剂釆用常规方法配制将丁香酚、腈菌唑原药用溶剂溶解,待两者充分 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乳化剂和防冻剂,待上述体系混匀后,再将水慢慢加入上述混 合液中,再充分搅拌均匀,自由分散得均一、透明、稳定的淡黄色液体。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搅拌速度是60转/分钟~200转/分钟,搅拌时间是30分钟~1小时,搅拌温度为常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及本专利技术药剂的田间药效,以下通过依据以上技术方案所完成的 如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不同含量的丁香酚、腈菌唑微乳剂均采用该方法制得丁香酚、腈菌唑用溶剂完全 溶解,待丁香酚、腈菌唑充分溶解后进行搅拌,搅拌时加入乳化剂和防冻剂,待上述体系混 匀后,再将水慢慢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后即可配成不同含量的丁香酚、腈菌唑微乳 剂。410%2.5%15%20%5%补足至100%12%2.0%15%15%5%补足至100%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丁香酚 腈菌唑 乙醇 乳化剂 乙二醇 水14%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丁香酚 腈菌唑 乙醇 乳化剂 乙二醇 水该专利技术中的微乳剂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悬浮物及沉淀。乳化分散性该微乳剂能迅速、自然均匀分散于水中,呈透明的均相溶液。经时稳定性常温下贮放稳定。冷lfc稳定性试验取20mL 12.5%丁香酚'腈菌唑微乳剂放入具塞试管中,在(O士l) °C的冰箱中贮藏14d后, 制剂外观保持透明、无沉淀和结晶析出、无分层,流动性和乳化性能均无变化。热贮稳定性试验试验20ml 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于安瓿中封口后置于(54±2) 'C恒温14天后, 无混浊、分层、结晶,制剂外观均相透明。实施例2: 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14°/。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20%丁香酚微乳剂(由 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提供)、12.5%腈菌唑乳油(山东寿光双星农药有限公 司)对葡萄霜霉病菌的生物测定。 结果见表l-表1各制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12.5%丁香酚《腈菌唑微乳 剂Y=3.4113+1.4925X11.600細91.8214%丁香酚 腈菌唑 微乳剂Y=4.2618+0.661 IX13.080.99171.91注SR<0.5为拮抗作用,0.5<811<1.5为相加作用,1 .5<SR为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3: 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霜霉病尸/osW20戸ra V晚o/a,试验作物和品种葡萄,赤霞珠。 2.药剂 2.1试验药剂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江苏省农科院提供。 20%丁香酚微乳剂,江苏省农科院提供。12.5%腈菌唑乳油,市售,山东寿光双星农药有限公司。 2.2对照药剂58%金雷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大公司产品;2.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表2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处理编号药剂施药剂量(制剂量)施药量(有效成分量)1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800倍156.25毫克/千克2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1000倍125毫克/千克312.5%丁香酚 腈菌唑微乳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丁香酚和腈菌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志琦王春梅范永坚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石志琦王春梅范永坚陈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