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车胎补气的打气装置
[0001]本技术自行车零配件
,涉及一种适于车胎补气的打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有趣的户外运动变成了人们在假日的首选。户外骑行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健身作用,还可以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并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放松身心。因此,是当前主流的户外活动方式之一。
[0003]在实际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常出现车胎缺气的问题。部分自行车上虽然简易固定了一只小型打气筒,但这仅适合极少数车型(比如某些山地运动自行车),同时,由于自行车在上下坡时,尤其是经过非平坦路面时,车身会产生颤动,容易使打气筒容易在骑行过程中丢失。相当一部分自行车,则是未配置打气筒,而在遇到车胎气量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找到外部的打气筒来为车胎充气。但很多车型为了便于骑行,并未随行的配置打气筒,因此,在车胎缺气的情况时很难立刻找到一只可以用来给车胎打气的打气筒。
[0004]因此,如何利用自行车原有的零部件和结构空间,让自行车具备打气功能,成了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车胎补气的打气装置,用于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鞍座(1)和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包括具有内孔的鞍管(21),所述鞍座(1)可掀翻地连接于所述鞍管(21),以能够遮盖或者暴露所述鞍管(21);所述打气装置包括拉压件、气封件、软管(51)、打气嘴(52)和泄压件(6);所述气封件连接于所述拉压件,并插设于所述鞍管(21)的内孔中;所述软管(5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鞍管(21),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打气嘴(52),所述打气嘴(52)用于锁咬车胎的进气嘴;所述泄压件(6)连通于所述鞍管(21),以用于调节所述内孔中的气压;当将所述鞍座(1)从所述鞍管(21)的上方掀开时,能够拉/压所述拉压件;当所述鞍座(1)复位后,能够限定所述拉压件相对于所述鞍管(21)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车胎补气的打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件(3)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拉杆(31)、第一气筒(32)、第二气筒(33)和第三气筒(34);所述气封件包括:与所述第三气筒(34)相适配的第二气筒上封(41)、与所述鞍管(21)内孔相适配的第二气筒下封(42)、与所述第三气筒(34)相适配的第三气筒上封(43)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筒(33)相适配的第三气筒下封(44);所述第三气筒(34)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气筒上封(43)、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气筒下封(44);所述第二气筒(33)的上端设有第二气筒上封(41)、另一端设有第二气筒下封(42);所述拉杆(31)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三气筒上封(43)、所述第三气筒(34)和第二气筒上封(41),并插入至所述第一气筒(32)内;所述第一气筒(32)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三气筒下封(44)和所述第二气筒下封(42);所述第二气筒(33)插接于所述第三气筒下封(44);所述第二气筒下封(42)设置于所述鞍管(21)内孔中;其中,所述拉杆(31)与所述第三气筒(34)之间的密封空间形成为第一气室(101),所述第一气筒(32)和所述第二气筒(33)之间的密封空间形成为第二气室(102),所述拉杆(31)与所述第一气筒(32)之间的密封空间形成为第三气室(103);当对所述拉杆(31)施加拉力时,能够使气体被吸入至第一气室(101);当对所述拉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众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