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高压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98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取高压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槽,属于压力电解槽技术领域。该电解槽在两个侧压板之间夹有叠放的多个电解单元组并用螺栓将多个电解单元组压紧;所述电解槽采用一进两出结构形式,即电解液通过一个通道同时进入电解槽的阴极侧和阳极侧,阴极侧和阳极侧的气液出口分开两个通道。该电解槽的电解液进入电解槽时可以分别同时进入阳极侧和阴极侧,可以保证阳极电解液通道和阴极电解液通道的压力保持一致,同时阳极侧产氧气和剩余电解液和阴极侧产氢气和剩余电解液有分开出,不会因为氧气量少于氢气量而使得两条出气液通道压力彼此干扰,从而使得阳极侧的进出与阴极侧进出保持稳定均衡,有利于稳定地电解制取高压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取高压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槽,属于压力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通过电解水液来制氢气和氧气是现有主要制取氢气和氧气的技术,但一般是常压状态下电解制氢氧气,然后再通过压缩机对制取的氢气氧气加压后打入管道或储罐中。如公开号CN10869218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高纯氢气制氢加氢一体机》。
[0003]已知的压力电解制氢氧气的电解槽,电解液是分开两路分别进入电解槽的阴极侧和阳极侧的。如公开号CN104364425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双极式碱性水电解单元和电解槽》,又如公开号CN109735865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电解制氢氧配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这些现有技术的制氢液路通道和制氧液路通道都是单独分开的。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电解水液时产生的氢气比氧气多,即制氢液和制氧液消耗是不同的,因此制氢液路通道和制氧液路通道这两个通道的压力不一致。然而制氢液和制氧液均是循环使用的,这样压力不一致的两个液路通道在循环使用中就会导致整个电解循环系统的压力不平衡,难以稳定通过电解产气来得到高压的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取高压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在两个侧压板之间夹有叠放的多个电解单元组,螺栓穿过侧板后用螺母旋紧固定并将多个电解单元组压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采用一进两出结构形式,即电解液通过位于电解槽下部的一个通道同时进入电解槽的阴极侧和阳极侧,阴极侧和阳极侧的气液出口分开通过位于电解槽上部的两个通道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每个电解单元组由平面贴靠的极板、密封垫和隔膜三种正多边形平面件构成;所述正多边形以其一条对角线呈竖向放置而另一条对角线呈横向放置;所述极板、隔膜和密封垫均在其呈竖向放置一条对角线的上角部对称开设两个分别用于流出氢气液和氧气液的开孔,并在该条对角线的下角部开设一个用于流入电解液的开孔;所述密封垫的中部挖空形成中空并留有四边;所述密封垫在其呈竖向放置一条对角线的上角部的两个开孔分别是上圆孔和上腰型孔,在该条对角线的下角部的一个开孔是下腰型孔,所述上腰型孔与下腰型孔均与所述密封垫的中空处连通;所述密封垫和隔膜在其呈横向放置另一条对角线的两个对角部均有切边缺口;所述极板在其呈横向放置另一条对角线的一个角部形成有切边缺口,在该另一条对角线的另一个角部开设有可穿过电极导线的线孔;所述极板的中部形成密集多孔区域;所述极板和隔膜上的开孔均是圆孔;每个电解单元组依次是由第一密封垫、阳极板、第一密封垫、隔膜、第二密封垫、阴极板、第二密封垫和隔膜叠靠紧贴构成;所述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互呈翻转面,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互呈翻转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隔膜和极板均呈正方形;所述极板和隔膜在其呈竖向放置一条对角线的上角部的两个开孔分别是均是上圆孔,在该条对角线的下角部的一个开孔均是下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解槽,其特征在于:使用时,电解进液从侧板上的进液孔经第一密封垫的下腰型孔进入阳极板的侧面密集多孔区域,并从第二密封垫的下腰型孔进入阴极板的侧面密集多孔区域;电解后产生的氧气从第一密封垫的上腰型孔及其对应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读麟徐磊邵一钒姜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迪创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