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84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包括:管状体,管状体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单丝或复丝或单丝和复丝组合,单丝形成支撑角状凸起,复丝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一种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经纱复丝、经纱单丝、纬纱复丝和纬纱单丝纺织而成形成管状体;步骤二、管状体通过加热装置均匀加热或辐照,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和支撑触角状凸起。管状体通过利用复丝和单丝有不同的收缩比例,经高温或辐照后,复丝会凸出,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具有保温、降噪,缓冲等作用,单丝经高温或辐照后单丝凸出,形成其具有支撑触角状凸起,具有降噪,缓冲,减少与零件相对硬摩擦等作用。减少与零件相对硬摩擦等作用。减少与零件相对硬摩擦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及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收缩套管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外层采用优质柔软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及内层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的,外层材料有绝缘防蚀、耐磨等特点,内层有低熔点、防水密封和高粘接性等优点。现有热收缩管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挤出热缩管,基本没有降噪效果,而且耐磨性较差;另外一种是纺织热收缩套管,降噪效果比较差,实际应用是通过高温收缩将套管固定在胶管及线束上进行保护,以上这两种套管在一些比较狭窄位置,车辆在过坑或者崎岖道路上行驶,间隙比较小的零件会相对摩擦及碰撞,存在噪音大,而且磨破割破套管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噪音大,而且磨破割破套管的问题。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包括:管状体,管状体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单丝或复丝或单丝和复丝组合,单丝形成支撑角状凸起,复丝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
[0005]优选的,管状体的材质为PE、PET、PP、PPS、PA、PVC、NOMEX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6]一种制备工艺,适用于所述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经纱复丝、经纱单丝、纬纱复丝和纬纱单丝纺织而成形成管状体;
[0008]步骤二、管状体通过加热装置均匀加热或辐照,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和支撑触角状凸起,再通过切割装置切割。
[0009]优选的,在步骤二中,纬纱或经纱或纬纱和经纱组合通过高温或辐照后,复丝会凸出,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单丝凸出,形成支撑触角状凸起。
[0010]优选的,加热装置包括:筒体、盖板、固定杆和电加热棒,筒体一端铰接有盖板,筒体远离有盖板的一端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管状体,相邻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棒。
[0011]优选的,筒体内设置有内齿轮,内齿轮的周向外壁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筒体内壁连接,筒体的内壁圆心处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与转板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一端与转轴垂直连接,第一转杆另一端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与内齿轮内侧齿牙啮合,第二转杆一端与第一齿轮远离第一转杆的一侧圆心处连接,转板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转杆另一端与第二转轴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穿过滑块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转轴与滑块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转轴另一端上设置有风扇。
[0012]优选的,筒体底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0013]优选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箱体、支撑板和限位块,底座上方设置有箱体,箱体与底座通过支撑板连接,底座顶端设置有切割槽和限位块,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L形开口,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曲柄一端连接,曲柄另一端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滑板一端铰接。
[0014]优选的,滑板上下两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固定条,固定条与箱体内壁连接,箱体内壁上设置有L形滑槽,L形滑槽位于两个固定条之间,滑板上设置有斜滑槽,L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滑柱一端与移动块连接,滑柱另一端穿过斜滑槽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向下与切割刀连接,底座顶端设置有导向槽,限位块能在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底座侧壁设置有紧固螺钉。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包括:管状体,管状体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为单丝或复丝或单丝和复丝组合,单丝形成支撑角状凸起,复丝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一种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经纱复丝、经纱单丝、纬纱复丝和纬纱单丝纺织而成形成管状体;步骤二、管状体通过加热装置均匀加热或辐照,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和支撑触角状凸起,再通过切割装置切割。复丝经高温或辐照后复丝会凸出,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单丝经高温或辐照后单丝凸出,形成支撑触角状凸起。管状体通过利用复丝和单丝有不同的收缩比例,复丝经高温或辐照后复丝会凸出,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具有保温、降噪,缓冲等作用,单丝经高温或辐照后单丝凸出,形成其具有支撑触角状凸起,具有降噪,缓冲,减少与零件相对硬摩擦等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材料的热缩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啮合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箱体的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滑柱、连接杆及切割刀的连接示意图;
[0028]其中,1

筒体,2

盖板,3

固定杆,4

电加热棒,5

内齿轮,6

连接杆,7

电机,8

第一转轴,10

转板,11

第一转杆,12

第一齿轮,13

第二转杆,14

滑槽,15

滑块,16

第二转轴,17

第二齿轮,18

第三转轴,19

第三齿轮,20

风扇,21

支撑杆,22

万向轮,23

底座,
24

箱体,25

支撑板,26

限位块,27

L形开口,28

驱动电机,29

曲柄,30

连杆,31

滑板,32

固定条,33

L形滑槽。34

斜滑槽,35

移动块,36

滑柱,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体(100),管状体(100)由经纱(101)和纬纱(102)纺织而成,经纱(101)和纬纱(102)均为单丝或复丝或单丝和复丝组合,单丝形成支撑角状凸起,复丝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管状体的材质为PE、PET、PP、PPS、PA、PVC、NOMEX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一种制备工艺,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缓冲降噪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经纱复丝、经纱单丝、纬纱复丝和纬纱单丝纺织而成形成管状体(100);步骤二、管状体(100)通过加热装置均匀加热或辐照,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和支撑触角状凸起,再通过切割装置切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纬纱或经纱或纬纱和经纱组合通过高温或辐照后,复丝会凸出,形成毛绒蓬松状凸起,单丝凸出,形成支撑触角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包括:筒体(1)、盖板(2)、固定杆(3)和电加热棒(4),筒体(1)一端铰接有盖板(2),筒体(1)远离有盖板(2)的一端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杆(3),固定杆(3)上套设有管状体,相邻的固定杆(3)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棒(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设置有内齿轮(5),内齿轮(5)的周向外壁与连接杆(6)一端连接,连接杆(6)另一端与筒体(1)内壁连接,筒体(1)的内壁圆心处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8)一端连接,第一转轴(8)另一端与转板(10)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11)一端与转轴(8)垂直连接,第一转杆(11)另一端与第一齿轮(1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2)与内齿轮(5)内侧齿牙啮合,第二转杆(13)一端与第一齿轮(12)远离第一转杆(11)的一侧圆心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耀军王晨李操王宁付闯杨风凯冯猛彭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骏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