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76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主要涉及防雨棚技术领域;包括柔性棚顶、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第二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均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通过铰接轴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铰接,所述柔性棚顶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性高、承载能力强,方便收纳、转运,能够更好适应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更方便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灵活转场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雨棚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施工现场防雨棚常常采用型钢现场制作,棚顶多采用波形钢板,制作定型后往往重量大、形状固定、灵活性差,无法适应风电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且转场频繁的要求。而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传统的便携式伞状折叠防雨棚,力学承受能力有限,在施工现场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不能很好使用,且受制于撑开面积、中心撑杆位置的特点,被遮挡物体只能靠一侧设置,伞面有效利用面积受限。此外,传统的矩形防雨棚的支撑立杆为整体矩形布置,矩形结构如不设置斜撑,稳定性较差,不适用于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频繁转场、环境恶劣的条件,由于风电施工现场中吊带、发电机、工器具等设备往往分散布置,采用此类传统雨棚经济性及便捷性均较差。传统防雨棚的以上特点导致施工现场的实用性缺乏,转场困难、频繁损坏、人力投入较多,导致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设备物资防雨、防晒防护措施投入成本大、经济效益差,以至于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设备物资防护措施落实困难,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结构稳定性高、承载能力强,方便收纳、转运,能够更好适应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更方便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灵活转场使用。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包括柔性棚顶、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第二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均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通过铰接轴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铰接,所述柔性棚顶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顶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位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的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一卷闸,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二卷闸,所述柔性棚顶的一端与第一卷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卷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闸、第二卷闸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与插接孔相适应的插接柱。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均采用拼接式结构,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快拆承插点。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闸位于柔性棚顶的上侧,所述第二卷闸位于柔性棚顶的下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闸、第二卷闸的两端均设有卷闸锁紧装置。
[0012]优选的,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内侧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
脚部斜撑。
[0013]优选的,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第二矩形支撑框架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接地点。
[0014]优选的,所述遮雨棚还包括用于捆扎柔性棚顶的收纳抱箍。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采用马扎型结构,稳定性高、承载能力强,其力学性能较传统雨棚结构大大提升,能够更好适应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
[0017]2、本技术的柔性棚顶的材料可以更换,优先选用伞面防雨布,可通过卷闸装置实现柔性棚顶的收纳,克服传统现场波形钢板的笨重,同时顶部的柔性棚顶、第一卷闸、第二卷闸可以定期拆卸或更换,更方便施工现场尤其是风电施工现场的灵活转场使用。
[0018]3、本技术的第一矩形支撑框架、第二矩形支撑框架均可采用拼接式结构,材料可采用轻型合金管材质,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结构自身重量,在使用时,大型雨棚往往周转率较低,可采用分解可拆结构;小型雨棚往往周转率较高,可直接加工为整体式,多用途分层级设计,施工现场使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
[0019]4、本技术遮雨棚马扎结构重量轻便,大型马扎雨棚拆卸分解方便,小型马扎雨棚更是可在施工现场随时收纳、折叠,对于风电施工现场移动式发电机、吊带、工器具的防护可以更加及时、灵活、有效。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收起时的状态图。
[0022]附图中所示标号:1、柔性棚顶;2、第一矩形支撑框架;3、第二矩形支撑框架;4、铰接轴;5、第一卷闸;6、第二卷闸;7、快拆承插点;8、脚部斜撑;9、接地点;10、收纳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4]实施例:如附图1

2所示,本技术所述是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包括柔性棚顶1、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柔性棚顶1可采用防雨布,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均可采用拼接式结构,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均可由四个弧形拐角、两个横杆和两个立杆拼接而成,方便收纳。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均设有铰接轴4,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通过铰接轴4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铰接,所述柔性棚顶1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的顶端连接,可通过带有螺丝的压板将柔性棚顶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的顶端。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位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的内侧,可尽可能的减少收纳后的体积,能够保证本技术在折叠时形成平面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也有利于转运和存放时对自身的保护,同时也保证本技术在展开时柔性棚顶1形成一定的高低
差,便于雨水的有序排放。
[0026]优选的,为了方便柔性棚顶的收纳,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一卷闸5,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二卷闸6,所述柔性棚顶1的一端与第一卷闸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卷闸6连接。
[0027]优选的,为了方便本技术的拆装与维护,所述第一卷闸5、第二卷闸6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与插接孔相适应的插接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均采用拼接式结构,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快拆承插点7。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一卷闸5位于柔性棚顶1的上侧,所述第二卷闸6位于柔性棚顶1的下侧,在折叠收起时第一卷闸5、第二卷闸6出卷口正好相对且第一卷闸5、第二卷闸6可以折叠至同一平面。此外也保证了遮雨棚在展开状态下棚顶结构形成高差,便于雨水通过第一卷闸5处与柔性棚顶1的交接线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棚顶(1)、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均设有铰接轴(4),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通过铰接轴(4)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铰接,所述柔性棚顶(1)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的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位于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框架(2)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一卷闸(5),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框架(3)包括第二支撑架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的第二卷闸(6),所述柔性棚顶(1)的一端与第一卷闸(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卷闸(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便携马扎式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闸(5)、第二卷闸(6)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亮白宏伟赵文兵宋文建景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