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钢制抗震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58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钢制抗震房屋结构,液体粘滞阻尼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粘滞液体容置腔;上壳体上部设有呈八字形相对设置的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下端与粘滞液体容置腔相通,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上端敞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跳脱出传统钢结构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避免或减少地震、风力的破坏。力的破坏。力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钢制抗震房屋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
,尤其是涉及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钢制抗震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性能来抗御地震作用的,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是通过给结构附设消能减震装置(如粘滞阻尼器)来耗散地震能量达到抗震的。粘滞阻尼器具有构造简单,材料经济,环境影响小,便于施工,减震效果明显、其对原结构干扰破坏小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减震装置,粘滞阻尼器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机械等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跳脱出传统钢结构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避免或减少地震、风力的破坏。在高烈度地震区,可在钢结构建筑中设置粘滞阻尼器,以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以下技术问题:跳脱出传统钢结构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避免或减少地震、风力的破坏。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粘滞阻尼器及钢制抗震房屋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液体粘滞阻尼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粘滞液体容置腔;所述上壳体上部设有呈八字形相对设置的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下端与所述粘滞液体容置腔相通,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上端敞开,用于安装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中部设有向下竖直伸出的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上端与所述粘滞液体容置腔相通,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设有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所述上壳体的中部设有供所述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活塞轴伸出的轴孔。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在所述轴孔处向上伸出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活塞轴的凸台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相对于所述粘滞流体容置腔向外延伸出一圈凸缘,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凸缘之间紧密贴合。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着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凸缘设有若干螺栓,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
[0011]钢制抗震房屋结构,所述钢制抗震房屋结构包括若干个钢结构单元,每个钢结构单元包括两根框架柱、一根横梁、两根支撑梁、一个上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液体粘滞阻尼
器包括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及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框架柱连接,两根支撑梁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框架柱与下方钢结构单元横梁的连接节点处,两根支撑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下壳体上,所述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横梁中部的下端,两根支撑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同轴设置。
[0012]钢制抗震房屋结构,所述钢制抗震房屋结构包括若干个钢结构单元,每个钢结构单元包括两根框架柱、一根横梁、两根支撑梁、一个上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液体粘滞阻尼器包括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及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框架柱连接,两根支撑梁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框架柱与下方钢结构单元横梁的连接节点处,两根支撑梁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下壳体上,所述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横梁中部的下端,两根支撑梁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同轴设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应用于钢制抗震房屋结构的钢结构单元中。
[0014]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对横梁起到支撑作用。
[0015]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在横梁及支撑在横梁上的物体重力作用下沿倾斜方向运动,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的粘滞液体被挤压而在相反方向对活塞产生粘性力,从而产生对横梁的反向支撑力。
[0016]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对钢制抗震房屋结构起到纵向减振作用。
[0017]钢制抗震房屋结构的横梁是起到对钢制抗震房屋结构的地板的支撑作用的,地板上物体的震动、人员的震感主要取决于横梁的震动强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液体粘滞阻尼器以减轻横梁的震动强度。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下壳体与两根支撑梁、下一个钢结构单元的横梁组成一个刚性的结构体。地震冲击是从钢制抗震房屋结构的下端开始向上传递的,一方面,地震冲击载荷从框架柱传递到横梁,另一方面,地震冲击载荷从下一个钢结构单元的刚性的结构体传递到上一个结构单元的横梁上。
[0018]横梁震动作用于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导致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交替地来回移动,而阻尼器作用可以通过活塞在粘性液体中的往复运动将结构的动能转化为热量,从而使横梁的振动减弱,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0019]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对钢制抗震房屋结构起到横向的减振作用。
[0020]当钢结构单元发生横向变形(即从矩形结构趋向平行四边形结构)时,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或者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将被牵拉,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或者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的粘滞液体被挤压而在相反方向对活塞产生粘性力,从而产生对钢结构单元变形的反向阻力。
[0021]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或者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将被牵拉,粘滞液体容置腔用于溶质粘滞液体的空间被增加,而产生真空。当钢结构单元发生横向
变形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将产生横向错位,这个错位将破坏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例如焊接、螺接等)。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被破坏后,由于粘滞液体容置腔内的真空吸力,上壳体和下壳体依旧被紧密压合,不会导致粘滞液体流出。并且,粘滞液体容置腔内的粘滞液体对上壳体和下壳体产生粘性力,阻止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继续发生相对位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

A剖面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钢制抗震房屋结构的钢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侧视图;图7为图6中B

B剖面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钢制抗震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扁平的粘滞液体容置腔;所述上壳体上部设有呈八字形相对设置的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下端与所述粘滞液体容置腔相通,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上端敞开,用于安装第一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第二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中部设有向下竖直伸出的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的上端与所述粘滞液体容置腔相通,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腔体内设有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所述上壳体的中部设有供所述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活塞轴伸出的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在所述轴孔处向上伸出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液体粘滞阻尼器活塞的活塞轴的凸台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相对于所述粘滞流体容置腔向外延伸出一圈凸缘,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凸缘之间紧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沿着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凸缘设有若干螺栓,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雨刘笑笑汪爱园郑诗瑜伍俣达
申请(专利权)人:龙元明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