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光源板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包括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其中,第一光源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一PCB板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列等间距且平行设置的第二PCB板,相邻两个第二PCB板之间的间距W2与第二PCB板的宽度W1的关系为:W2≥W1,第二光源板的结构与第一光源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上的第二PCB板相互交叉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均为“梳子”形结构,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可以进行交叉排版生产,相比于传统的光源板来说,成本降低了近一半。成本降低了近一半。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
[0001]本技术属于光源板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平面光源,主要有直下式和侧发光式两种,在同等外形及功率条件下,两种方式的平面光源均由灯具外壳、光源PCB、LED颗粒以及光扩散板组成,侧发光式平面光源需要增加导光板和反光纸。
[0003]两种平面光源各有优缺点,在民用灯具,主要是600X600(mm)以下的平面光源使用中不分伯仲,侧发光式由于增加了导光板和反光纸,因此结构材料成本相对较高,直下式平面光源LED颗粒排布相对分散,因此光源PCB用量相对比较大,从经济性角度来说,差别不大。
[0004]当尺寸超大(最窄边大于600MM以上),侧发光式则难以实现整个平面的均匀发光,且不易无缝拼接(侧发光式只能以灯具形式进行拼接,无法去除结构边框影响)。而直下式平面光源则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尺寸实现光源板的扩展,通过合理布局,可以实现LED颗粒的均匀分布。
[0005]在直下式平面光源实际生产过种中,为了降低PCB成本,可采用多块长条形光源板组合使用,但是增加了互联导线,一般采取焊接方式或接线座连接方式,将各长条形光源相互连接成一个电气上的整体,如此一来,虽然降低了PCB材料成本,却增加了线材、加工工时和质量风险,PCB尺寸分得越小,连接线的用量就越多。因此,总体上并没有产生太多的经济效益。
[0006]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可以在节省PCB板材的同时降低对连接线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具有在节省PCB板材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包括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其中,第一光源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一PCB板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列等间距且平行设置的第二PCB板,相邻两个第二PCB板之间的间距W2与第二PCB板的宽度W1的关系为:W2≥W1,第二光源板的结构与第一光源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上的第二PCB板相互交叉排列设置。
[0009]为了减少了对连接线的使用,同时便于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质量风险,进一步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进一步地,第二PCB板上设有若干个灯珠。灯珠为贴片式或插件式。
[0011]为了使LED光源的电气连接方法可以不受排版限制,从而可以根据驱动的方式进
行调整,进一步地,第二PCB板远离第一PCB板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焊盘。
[0012]为了使LED光源的电气连接方法可以不受排版限制,从而可以根据驱动的方式进行调整,进一步地,第一PCB板上设有位于第二PCB板端部的第二焊盘。
[0013]进一步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均为单层板、双层板或多层板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均为“梳子”形结构,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可以进行交叉排版生产,相比于传统的光源板来说,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0016]2、本技术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第一PCB板将多个第二PCB板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对连接线的使用,同时便于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质量风险;
[0017]3、本技术第二PCB板远离第一PCB板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焊盘,第一PCB板上设有位于第二PCB板端部的第二焊盘,使LED光源的电气连接方法可以不受排版限制,从而可以根据驱动的方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光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光源板;2、第二光源板;3、第一PCB板;4、第二PCB板;5、灯珠;6、第一焊盘;7、第二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包括第一光源板1和第二光源板2,其中,第一光源板1包括第一PCB板3,第一PCB板3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列等间距且平行设置的第二PCB板4,相邻两个第二PCB板之间的间距W2与第二PCB板的宽度W1的关系为:W2≥W1,第二光源板2的结构与第一光源板1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光源板1和第二光源板2上的第二PCB板4相互交叉排列设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光源板1和第二光源板2均为“梳子”形结构,第一光源板1和第二光源板2可以进行交叉排版生产,相比于传统的光源板来说,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0026]具体的,第一PCB板3与第二PCB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PCB板3将多个第二PCB板4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对连接线的使用,同时便于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质量风险。
[0028]具体的,第二PCB板4上设有若干个灯珠5。灯珠5为贴片式或插件式,本实施例优选为贴片式LED灯珠。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灯珠5可以是等间距排列,也可以是不等间距排列。
[0030]具体的,第一PCB板3和第二PCB板4均为单层板结构。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第二PCB板4远离第一PCB板3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焊盘6。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LED光源的电气连接方法可以不受排版限制,从而可以根据驱动的方式进行调整。
[0034]具体的,第一PCB板3上设有位于第二PCB板4端部的第二焊盘7。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LED光源的电气连接方法可以不受排版限制,从而可以根据驱动的方式进行调整。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第一PCB板3和第二PCB板4均为双层板或多层板结构。
[0038]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双层板。
[0039]综上所述,本技术第一光源板1和第二光源板2均为“梳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其中,第一光源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一PCB板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列等间距且平行设置的第二PCB板,相邻两个第二PCB板之间的间距W2与第二PCB板的宽度W1的关系为:W2≥W1,第二光源板的结构与第一光源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上的第二PCB板相互交叉排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平面光源的LED光源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华,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达克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