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35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涉及地铁设施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筑体和浇筑于所述筑体内的两排防水层;每个所述防水层纵向排布,且每个所述防水层的横截面为W型;两排所述防水层错位排布,且相邻的所述防水层首尾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渗水引流的技术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设施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其地铁采取围护结构进行支撑保护。然而在现实中,地铁围护结构受到冲击,或者使用时间较长,其围护结构极易产生裂纹,导致裂纹渗水、腐蚀内部钢筋结构。
[0003]常见的围护结构中,其防水层为整面层,且表片为平面,因此在防水层截流到渗水时,防水层无导流结构,使得渗水集存于渗漏点;而将防水层设置弯折结构,其弯折的直线与地面垂直,集存的渗水沿弯折直线往下流动,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对集存的渗水引流的地铁围护防水结构,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包括:筑体和浇筑于所述筑体内的两排防水层;每个所述防水层纵向排布,且每个所述防水层的横截面为W型;两排所述防水层错位排布,且相邻的所述防水层首尾重叠。
[0008]优选地,所述筑体临近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曲面;所述筑体远离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直面。
[0009]优选地,所述筑体内设置有钢筋,且所述钢筋临近所述直面。
[0010]优选地,所述筑体内设置有石膏条,且所述石膏条位于所述钢筋与所述防水层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石膏条的宽端面与所述直面平行。
[0012]优选地,每个所述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层。
[0013]优选地,所述曲面为波浪面。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1、每个所述防水层纵向排布,且每个所述防水层的横截面为W型,通过每个所述防水层的弯折直线可对集存的渗水引流;
[0016]2、所述筑体临近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曲面,可减缓刚性冲击;
[0017]3、所述石膏条位于所述钢筋与所述防水层之间,通过所述石膏条吸收所述钢筋周边的水分避免所述钢筋腐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
筑体;2

防水层;3

钢筋;4

石膏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参照图1、2所示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包括:筑体1和浇筑于筑体1内的两排防水层2、一排钢筋3、一排石膏条4,其中,筑体1临近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曲面,筑体1远离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直面。
[0025]每个防水层2纵向排布,一端向上另一端向下,且每个防水层2的横截面为W型,即W型拐角的凹槽直线与地面垂直。在筑体1的墙面有裂纹渗入水时,防水层2可有效将水拦截,并通过W型拐角的凹槽将水往下导流,从而避免裂纹渗漏处积水。
[0026]两排防水层2错位排布,且相邻的防水层2首尾重叠,可实现两排防水层2前面拦截渗水。
[0027]钢筋3临近直面,石膏条4位于钢筋3与防水层2之间。石膏条4可吸收钢筋3周边的水分,避免钢筋3腐蚀。
[0028]石膏条4的宽端面与直面平行,可提高吸收钢筋3周边水分的面积。
[0029]本实施例中,每个防水层2为聚氨酯防水层。
[0030]本实施例中,曲面为波浪面,可减缓行人或车辆的碰撞、冲击。
[0031]工作原理:
[0032]在筑体1的墙面有裂纹渗入水时,防水层2可有效将水拦截,并通过W型拐角的凹槽将水往下导流,从而避免裂纹渗漏处积水;
[0033]通过石膏条4吸收钢筋3周边的水分,避免钢筋3腐蚀。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筑体(1)和浇筑于所述筑体(1)内的两排防水层(2);每个所述防水层(2)纵向排布,且每个所述防水层(2)的横截面为W型;两排所述防水层(2)错位排布,且相邻的所述防水层(2)首尾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筑体(1)临近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曲面;所述筑体(1)远离行人或车辆的一面为直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围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筑体(1)内设置有钢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鸣陈红科李万军靳春尚周山君邢振兴韩佳宁侯少春吕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