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33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属于食用菌生产装置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且所述安装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罐,且所述混合罐底端贯穿安装座,所述混合罐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固板,且所述稳固板截面呈倒“L”型,所述稳固板水平段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且所述进料斗底端和混合罐侧壁之间连通有落料管,所述进料斗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混合罐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所述混合罐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罐底端铰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截面呈倒“T”型。本申请通过伸缩组件驱动挡板移动,即可起到封堵或打开混合罐端口的作用,便于设备后续排放,无需翻转设备本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食用菌生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硒是人体内的高效氧化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硒为人体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现多通过培育富含硒的食用菌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富晒食用菌培养时,需要将食用菌种与培养材料混合。
[0003]申请号为20202225550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富硒食用菌生产用原料均匀搅拌装置,包括主箱、底座、电机箱和搅拌仓,所述电机箱设置在主箱右端,所述主箱内部的左右两端箱壁上开设有槽孔,所述主箱箱壁的槽孔中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主箱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键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内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转轴依次穿过主箱与电机箱的箱壁通过连接键与振动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端设置有支撑板,该对比文件通过设置的振动电机可以使培养仓在搅拌时进行上下振动,使得搅拌效果更佳均匀充分,同时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培养仓的卸料操作,非常实用。
[000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培养仓整体旋转,以达到卸料的效果,卸料方式较为麻烦,且所需的场地较大,以便于培养仓旋转,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且所述安装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罐,且所述混合罐底端贯穿安装座,所述混合罐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固板,且所述稳固板截面呈倒“L”型,所述稳固板水平段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且所述进料斗底端和混合罐侧壁之间连通有落料管,所述进料斗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混合罐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所述混合罐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罐底端铰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截面呈倒“T”型,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板,且所述支板和挡板之间设有伸缩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原材料注入进料斗内,进料斗内通过粉碎组件的设置,起到粉碎原材料中残留大颗粒物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粉碎后的原材料通过落料管进入混合罐内,通过搅拌组件搅动原材料和食用菌种,使原材料和食用菌种充分混合,当物料混合完成后,可通过伸缩组件驱动挡板下移,起到打开混合罐端口的作用,物料即可通过混合罐底端排出,无需翻转设备整体,有利于提高物料的排放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于进料斗内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侧壁固定套设有粉碎辊,所述进料斗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盒,且所述防护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杆靠近第二电机一端转动贯穿防护盒,且两个所述支撑杆贯穿防护盒一端侧壁均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贯穿防护盒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相连接的支撑杆转动,支撑杆驱动同组传动齿轮转动,通过两个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使两个支撑杆驱动同组粉碎辊转动,即可起到粉碎原材料中残留的大颗粒物料的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混合罐顶端内壁转动套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顶端转动贯穿安装盒,且所述转动管侧壁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呈直线分布的第二搅拌板,所述安装盒顶端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底端延伸至混合罐内,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动管内,且所述转动杆下段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搅拌板,同组所述第一搅拌板至少有三个,所述安装盒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转动管和转动杆顶端侧壁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且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驱动两个从动齿轮转动,两个从动齿轮分别驱动转动杆和转动管同组转动,转动杆驱动第一搅拌板转动,且转动管驱动安装板、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板同步转动,通过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的配合,起到搅拌混合物料的作用,且转动杆和转动管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使原材料和食用菌种充分混合,提高了设备的混合效率。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下段侧壁固定套设有搅拌扇叶,所述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呈错位分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同步驱动搅拌扇叶转动,即可起到混合原材料的作用,又可起到将混合罐底部原材料向上涌动的作用,便于原料和食用菌种充分的混合,且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呈错位分布,便于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同步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板顶端铰接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端部与挡板底端铰接,所述挡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卸料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混合完成后,通过伸缩杆驱动挡板下降,使混合罐端口打开,物料即可通过挡板侧壁安装的卸料板排出,无需翻转整个设备,有利于提高物料的排放效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罐顶端固定安装有加料管。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罐顶端通过加料管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后续添加物料。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9](1)在本申请中,通过伸缩组件驱动挡板移动,可起到封堵混合罐底端端口的作用,通过伸缩杆驱动挡板下移,使挡板与混合罐端口形成错位,起到打开端口的作用,即可达到排放物料的效果,无需翻转设备,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0](2)在本申请中,通过搅拌组件的设置,可起到搅拌混合物料的作用,且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运转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且转动杆驱动搅拌扇叶转动,可使混合罐底部的物料向上涌动,便于物料后续均匀混合,且便于设备后续排放物料。
[0021](3)在本申请中,通过粉碎组件的设置,起到粉碎原材料的作用,有助于避免原材料中仍存在大颗粒物料,便于原料与食用菌后续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搅拌组件的爆炸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安装座;2、混合罐;3、安装盒;4、稳固板;5、进料斗;6、防护盒;7、落料管;8、支撑板;9、卸料板;10、搅拌杆;11、第一搅拌板;12、转动管;13、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8),且所述安装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罐(2),且所述混合罐(2)底端贯穿安装座(1),所述混合罐(2)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固板(4),且所述稳固板(4)截面呈倒“L”型,所述稳固板(4)水平段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5),且所述进料斗(5)底端和混合罐(2)侧壁之间连通有落料管(7),所述进料斗(5)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混合罐(2)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3),所述混合罐(2)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罐(2)底端铰接有挡板(21),且所述挡板(21)截面呈倒“T”型,两个所述支撑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板(20),且所述支板(20)和挡板(21)之间设有伸缩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安装于进料斗(5)内的支撑杆(24),两个所述支撑杆(24)侧壁固定套设有粉碎辊(15),所述进料斗(5)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盒(6),且所述防护盒(6)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两个所述支撑杆(24)靠近第二电机(25)一端转动贯穿防护盒(6),且两个所述支撑杆(24)贯穿防护盒(6)一端侧壁均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26),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6)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24)贯穿防护盒(6)一端与第二电机(25)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占东施雷施玥佚
申请(专利权)人:来凤金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