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软骨层及具有仿生多层界面的关节软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16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软骨层及具有仿生多层界面的关节软骨支架,其中,透明软骨层包括透明软骨上层、透明软骨中层及透明软骨下层,透明软骨上层、透明软骨中层及透明软骨下层均包括水凝胶丝形成的多孔结构;透明软骨上层的水凝胶丝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透明软骨中层的水凝胶丝交叠设置;透明软骨下层的水凝胶丝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水凝胶丝之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透明软骨上层的水凝胶丝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且将透明软骨中层的水凝胶丝交叠设置,同时将透明软骨下层的水凝胶丝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设置,且水凝胶丝之间形成空隙,可有利于细胞的长入和定向排布,能够提高软骨修复整合速度,进而可加快关节的恢复。节的恢复。节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软骨层及具有仿生多层界面的关节软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软骨层及具有仿生多层界面的关节软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运动创伤的增加,关节损伤的人群急剧增加。正常的关节软骨组织内基本无血管、淋巴管以及神经的分布,且缺少未分化细胞,关节软骨受损后难以自行修复。
[0003]目前临床上对于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常用手段有自体或是异体的软骨移植、损伤部位的微骨折、注射软骨细胞和关节镜进行冲洗等。这些手段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软骨移植来源受限、异体存在免疫原性风险等。而依靠关节软骨自我修复则因为容易导致纤维软骨的生成,难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利于细胞的长入和定向排布,能够提高软骨修复整合速度,进而可加快关节的恢复的透明软骨层及具有仿生多层界面的关节软骨支架。
[0005]一种透明软骨层,所述透明软骨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软骨上层、透明软骨中层及透明软骨下层,所述透明软骨上层、所述透明软骨中层及所述透明软骨下层均包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软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骨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软骨上层、透明软骨中层及透明软骨下层,所述透明软骨上层、所述透明软骨中层及所述透明软骨下层均包括水凝胶丝形成的多孔结构;所述透明软骨上层的所述水凝胶丝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透明软骨下层的所述水凝胶丝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透明软骨中层的所述水凝胶丝交叠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呈夹角;所述水凝胶丝之间形成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软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骨上层由水凝胶实心层与水凝胶丝层交替层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软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骨上层的所述水凝胶丝的直径为150μm~200μm;所述透明软骨中层的所述水凝胶丝的直径为200μm~300μm;所述透明软骨下层的所述水凝胶丝的直径为300μm~5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软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骨上层的相邻两所述水凝胶丝之间的间距为150μm~300μm;所述透明软骨中层的孔径为50μm~150μm;所述透明软骨下层的相邻两所述水凝胶丝之间的间距为50μm~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软骨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熠白玉龙罗璐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