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214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2
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幕墙结构、连接座、隔热垫板和钢转接件;连接座连在主体结构外侧面、对应竖龙骨处,包括钢支座和托接板;托接板的竖板段与钢支座连接;隔热垫板设在托接板的横板段上;钢转接件包括转接板和转接杆;托接板、隔热垫板与转接板三者通过断热桥连接件连接;断热桥连接件包括隔热套管和螺杆;隔热套管穿设在托接板中,隔热套管的外端伸入隔热垫板中,隔热套管的内端设有端板;螺杆穿在转接板中,螺杆内端与隔热套管螺纹连接,螺杆外端通过螺母压在转接板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穿透保温层的连接件未能有效的断绝热传递和连接件分布较密,冷热桥对整体幕墙热工性能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方法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对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幕墙的热工性能要求随之提高。普遍非透明幕墙主要是加厚保温层或提高保温层性能来提高幕墙热工性能,但对于穿透保温层的连接件未能有效得断绝热传递。当幕墙分格较小或层高较低时,连接件分布较为密集,连接件的冷热桥对整体幕墙热工性能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要解决传统的非透明幕墙中穿透保温层的连接件未能有效隔断热传递和连接件分布较密,冷热桥对整体幕墙热工性能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这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包括有主体结构与幕墙结构;还包括有连接座、隔热垫板和钢转接件;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主体结构的外侧面上、对应幕墙结构的竖龙骨位置处;所述连接座包括有钢支座和托接板;所述钢支座通过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托接板的纵向切面呈L形,且托接板的竖板段与钢支座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隔热垫板的纵向切面呈L形,设置在托接板的横板段上,且隔热垫板的竖板段贴设在托接板的竖板段外侧面;所述钢转接件包括有转接板和转接杆;所述转接板贴设在隔热垫板的竖板段外侧面,且转接板的下端支撑在隔热垫板的横板段上;所述托接板、隔热垫板与转接板三者之间通过断热桥连接件连接;所述断热桥连接件包括有隔热套管和螺杆;所述隔热套管穿设在托接板中,且隔热套管的外端伸入隔热垫板中,隔热套管的内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压接在隔热垫板的内侧面上;在隔热套管的管道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穿设在转接板中,且螺杆的内端插设在隔热套管中、与隔热套管螺纹连接,螺杆的外端通过螺母压接在转接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转接杆有两根,两根转接杆间隔连接在转接板与幕墙结构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幕墙结构包括有幕墙龙骨、幕墙面板和幕墙连接组件;所述幕墙龙骨为由横龙骨和竖龙骨构成的矩形网格结构;所述连接系统布置在主体结构上对应竖龙骨的位置处,且连接系统的两根转接杆分别夹持在竖龙骨的左右两侧;所述转接杆与竖龙骨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纵向可调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埋件包括有埋板和埋杆;所述埋板贴设在主体结构的外侧面上,所述钢支座与埋板焊接连接;所述埋杆有一组,间隔连接在埋板的内侧面上,且每根埋杆沿纵向埋设在主体结构中。
[0008]优选的,所述隔热垫板与托接板之间采用粘接胶粘接,且隔热垫板的顶部与托接板的顶部平齐,隔热垫板的横板段外侧面与托接板的横板段外侧面竖向对齐;所述转接板
与隔热垫板之间采用粘接胶粘接,且隔热垫板的顶部与转接板的顶部平齐。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套管为聚碳酸脂管或者为硬质橡胶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的连接系统在连接座与钢转接件之间设置隔热垫板,采用隔热垫板阻断连接座与钢转接件之间的冷热桥,可有效减轻金属龙骨的冷热桥效应,降低建筑能耗。
[0012]2、本技术采用断热桥连接件代替传统的螺栓,更进一步的降低连接系统的冷热桥,对整体幕墙热工性能影响,提高幕墙热工性能,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座和隔热垫板设置在埋件与钢转接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断热桥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主体结构、2-连接座、2.1-钢支座、2.2-托接板、3-隔热垫板、4-钢转接件、4.1-转接板、4.2-转接杆、5-埋件、5.1-埋板、5.2-埋杆、6-断热桥连接件、6.1-隔热套管、6.2-螺杆、6.3-端板、6.4-螺母、7-幕墙龙骨、7.1-横龙骨、7.2-竖龙骨、8-幕墙面板、8.1-面板单元、9-第一调节螺栓、10-橡胶棒、11-密封胶、12-夹持板、13-连接螺栓、14-保温岩棉、15-第二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4所示,这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包括有主体结构1与幕墙结构;还包括有连接座2、隔热垫板3和钢转接件4;所述连接座2连接在主体结构1的外侧面上、对应幕墙结构的竖龙骨7.2位置处;所述连接座2包括有钢支座2.1和托接板2.2;所述钢支座2.1通过埋件5与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托接板2.2的纵向切面呈L形,且托接板2.2的竖板段与钢支座2.1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隔热垫板3的纵向切面呈L形,设置在托接板2.2的横板段上,且隔热垫板3的竖板段贴设在托接板2.2的竖板段外侧面;所述钢转接件4包括有转接板4.1和转接杆4.2;所述转接板4.1贴设在隔热垫板3的竖板段外侧面,且转接板4.1的下端支撑在隔热垫板3的横板段上;所述托接板2.2、隔热垫板3与转接板4.1三者之间通过断热桥连接件6连接;所述断热桥连接件6包括有隔热套管6.1和螺杆6.2;所述隔热套管6.1穿设在托接板2.2中,且隔热套管6.1的外端伸入隔热垫板3中,隔热套管6.1的内端设置有端板6.3;所述端板6.3压接在隔热垫板3的内侧面上;在隔热套管6.1的管道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6.2穿设在转接板4.1中,且螺杆6.2的内端插设在隔热套管6.1中、与隔热套管6.1螺纹连接,螺杆6.2的外端通过螺母6.4压接在转接板4.1的外侧面上;所述转接杆4.2有两根,两根转接杆4.2间隔连接在转接板4.1与幕墙结构之间。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幕墙结构包括有幕墙龙骨7、幕墙面板8和幕墙连接组件;所述幕墙龙骨7为由横龙骨7.1和竖龙骨7.2构成的矩形网格结构;所述连接系统布置在主体结构上对应竖龙骨7.2的位置处,且连接系统的两根转接杆4.2分别夹持在竖龙骨7.2的左右两
侧;所述转接杆4.2与竖龙骨7.2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栓9纵向可调连接;在幕墙龙骨7与主体结构1之间填充有保温岩棉14。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埋件5包括有埋板5.1和埋杆5.2;所述埋板5.1贴设在主体结构1的外侧面上,所述钢支座2.1与埋板5.1焊接连接;所述埋杆5.2有一组,间隔连接在埋板5.1的内侧面上,且每根埋杆5.2沿纵向埋设在主体结构1中。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垫板3与托接板2.2之间采用粘接胶粘接,且隔热垫板3的顶部与托接板2.2的顶部平齐,隔热垫板3的横板段外侧面与托接板2.2的横板段外侧面竖向对齐;所述转接板4.1与隔热垫板3之间采用粘接胶粘接,且隔热垫板3的顶部与转接板4.1的顶部平齐。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透明超低耗能幕墙的连接系统,包括有主体结构(1)与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座(2)、隔热垫板(3)和钢转接件(4);所述连接座(2)连接在主体结构(1)的外侧面上、对应幕墙结构的竖龙骨(7.2)位置处;所述连接座(2)包括有钢支座(2.1)和托接板(2.2);所述钢支座(2.1)通过埋件(5)与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托接板(2.2)的纵向切面呈L形,且托接板(2.2)的竖板段与钢支座(2.1)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隔热垫板(3)的纵向切面呈L形,设置在托接板(2.2)的横板段上,且隔热垫板(3)的竖板段贴设在托接板(2.2)的竖板段外侧面;所述钢转接件(4)包括有转接板(4.1)和转接杆(4.2);所述转接板(4.1)贴设在隔热垫板(3)的竖板段外侧面,且转接板(4.1)的下端支撑在隔热垫板(3)的横板段上;所述托接板(2.2)、隔热垫板(3)与转接板(4.1)三者之间通过断热桥连接件(6)连接;所述断热桥连接件(6)包括有隔热套管(6.1)和螺杆(6.2);所述隔热套管(6.1)穿设在托接板(2.2)中,且隔热套管(6.1)的外端伸入隔热垫板(3)中,隔热套管(6.1)的内端设置有端板(6.3);所述端板(6.3)压接在隔热垫板(3)的内侧面上;在隔热套管(6.1)的管道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6.2)穿设在转接板(4.1)中,且螺杆(6.2)的内端插设在隔热套管(6.1)中、与隔热套管(6.1)螺纹连接,螺杆(6.2)的外端通过螺母(6.4)压接在转接板(4.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军韩博刘杰范巍代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