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系统、介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异构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系统、介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目标是提供高速、高能效以及高可靠性和无处不在的通信。智能反射表面因具有提高频谱和能量效率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IRS由许多低成本无源反射元件组成,这些元件是由超材料技术开发的,具有可编程的电磁特性。通过智能调整每个反射元件的相移,被动反射信号可以建设性地添加到主动入射信号中,以提高所需的信号功率。
[0003]在IRS辅助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也出现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基站和IRS处联合优化基站的主动和IRS的被动波束形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优化方程中存在高度非凸的单位模量约束使得这个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现有技术中的优化算法求解主要有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交替优化算法、流形优化算法、基于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智能反射面,每个智能反射面服务于一个或多个用户;所述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参与联邦训练的用户数量和每个智能反射面包含的反射单元数量;基于所述用户数量和所述反射单元数量初始化全局联邦模型;在每个训练周期,将所述全局联邦模型提供至各个用户,以使各个用户采用所述全局联邦模型更新本地联邦模型,并采用本地数据集训练所述本地联邦模型;对所有用户的本地联邦模型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全局联邦模型;基于所述聚合后的全局联邦模型预测所述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训练周期内,各个用户进行所述本地联邦模型的多轮训练;所述本地联邦模型的训练目标为使得用户的速率达到最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后的全局联邦模型采用的全局损失函数为其中表示第k个用户本地存储的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本地联邦模型和本地非联邦模型拼接而成,m和n分别为所述本地联邦模型和所述本地非联邦模型的层数,F
k
表示第k个用户训练所述本地存储的训练模型时的损失函数,表示所述本地数据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有用户的本地联邦模型进行聚合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个用户的本地联邦模型的权重;对所有用户的本地联邦模型进行加权平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有用户的本地联邦模型进行聚合时,仅聚合所述本地联邦模型的指定全连接层的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反射面的数量大于1个,不同的智能反射面包含的反射单元数量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婷,闵红旗,徐天衡,赵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