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顺强专利>正文

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96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涉及磁性液体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不锈钢外壳,不锈钢外壳正面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四周分别开设有法兰孔,通过将磁流体放置在流体阻隔槽内的多条环槽槽内,通过套设磁极套筒的配合使得密封柱体外部,成型迷宫密封结构,使得磁流体不易排出,通过两组密封套与连接套位置连接关系在密封柱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通过设置限位卡环套设在限位槽内的方式进行限位,可以避免连接套脱落,以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端面槽与第二端面密封环配合使得密封柱体配合使得密封柱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液体密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是将纳米尺度的磁性固体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基载液中而形成的稳定的胶体溶液。磁性液体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磁性液体密封。磁性液体密封具有严密的密封性,其泄漏率几乎难以测量;又由于它是非接触式密封,故寿命长,可靠性高,能承受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装置适用于石油、化工、采矿、机械、冶金、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输送介质气体的密封,因体积小,密封性能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密封采用迷宫密封,适用于输送氮气、水蒸气、空气等对环境无污染的低压介质气体,对于输送有毒有害的高压介质气体不能得到应用,因为非接触型迷宫密封是在旋转件和固定件之间形成很小的曲折间隙,通过气流不断收缩和扩大来实现密封,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曲折间隙只增加了流通阻力,从根本上不会防止气体介质的逸出,所以能够开发一款体积小而且对有毒有害介质气体能够完全密封的密封装置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963026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将永磁体安装在左极靴的右端面处,将右极靴安装在永磁体的右端面处,将第一密封圈安装在左极靴外圆柱面的密封槽中,将第二密封圈安装在右极靴的外圆柱面的密封槽中,将磁性液体注入到永磁体的内圆柱面上,形成密封组件。将第三卡簧安装在转轴上外圆柱面上最右边的卡簧槽内,将右轴承安装在转轴上第三卡簧的左端面处,将第二卡簧安装在转轴上外圆柱面上中间的卡簧槽内,将右隔离套安装在转轴上右轴承的左端面处,将密封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右隔离套的左端面处,将左隔离套安装在转轴上密封组件的左端面处,将左轴承安装在转轴上左隔离套的左端面处,将第一卡簧安装在转轴上最左边的卡簧槽内,形成转动组件。将上述转动组件安装到外壳内,使得转动组件上右轴承的右端面与外壳内凸台的左端面贴合,将端盖安装在左轴承的左端面处,端盖和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磁性液体密封因其具有零泄漏、长寿命、低摩擦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高转速情况下,磁性液体受离心力作用增大容易导致磁性液体密封失效,但是经检索现有技术仅通过两组密封圈进行密封,其密封性能较差,当其中一组密封圈磨损过大时出现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包括不锈钢外壳,所述不锈钢外壳正面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四周分别开设有法兰孔,用于安装固定使用,所述不锈钢外壳顶部开设有
通气孔,用于空气流通;
[0009]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不锈钢外壳的背面并转动连接,且转轴经由不锈钢外壳的内部延伸至不锈钢外壳的正面位置的外部;
[0010]所述转轴外壁处于不锈钢外壳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柱体,所述转轴外壁靠近密封柱体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螺纹,两处所述连接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密封套,两组所述密封套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壁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组密封套的外壁,通过两组密封套与连接套位置连接关系在密封柱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套与密封套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卡环,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密封套与连接套接触处,所述限位卡环固定连接在连接套两处与密封套的连接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卡环套设在限位槽内的方式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套脱落。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接近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流体阻隔槽,所述密封柱体外壁处于密封柱体的位置套设有磁极套筒。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流体阻隔槽用来存放磁流体。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的两端接近转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端面槽,所述第一端面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面密封环,且第一端面密封环与密封套的内壁接触并贴合。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端面槽与第一端面密封环配合使得密封柱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的两端远离转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端面槽,所述第二端面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端面密封环,且第二端面密封环与密封套的内壁接触并贴合。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端面槽与第二端面密封环配合使得密封柱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的两端处于第一端面槽与第二端面槽之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处限位孔呈上下设置,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贯穿密封套。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柱贯穿密封套连接限位孔的方式对密封套进行限位,以避免密封套与连接螺纹的连接出现松动。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外壁靠近两组密封套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隔断槽,所述连接套内壁处于两处第一隔断槽上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隔断槽,所述第一隔断槽与第二隔断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隔断环,所述隔断环分别与第一隔断槽与第二隔断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第一隔断槽与第二隔断槽和隔断环的配合进行密封,以避免磁流体发生泄漏。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柱体外壁处于两组密封套下方的位
置分别开设有外圆环槽,所述外圆环槽可拆卸连接有外圆密封环,且外圆密封环与密封套的内壁接触。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的外圆密封环与外圆环槽的配合进一步进行隔断和密封,提升结构的密封性以避免磁流体发生泄漏。
[002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正面内壁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滑动连接。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设置密封盖使得不锈钢外壳内部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以避免磁流体泄漏,同时密封盖与转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转轴提供支撑点,以增加转轴旋转时的稳定性。
[002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组所述流体阻隔槽为一排环槽组成。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设置多条环槽与磁极套筒的配合使得密封柱体外部,成型迷宫密封结构,使得磁流体不易排出。
[002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3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通过将磁流体放置在流体阻隔槽内的多条环槽槽内,通过套设磁极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包括不锈钢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正面连接有法兰盘(101),所述法兰盘(101)四周分别开设有法兰孔(102),所述不锈钢外壳(1)顶部开设有通气孔(103);所述不锈钢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2),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贯穿不锈钢外壳(1)的背面并转动连接,且转轴(201)经由不锈钢外壳(1)的内部延伸至不锈钢外壳(1)的正面位置的外部;所述转轴(201)外壁处于不锈钢外壳(1)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柱体(202),所述转轴(201)外壁靠近密封柱体(202)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螺纹(2011),两处所述连接螺纹(2011)分别螺纹连接有密封套(203),两组所述密封套(20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套(204),所述连接套(204)内壁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组密封套(203)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04)与密封套(20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限位槽(2031)与限位卡环(2041),所述限位槽(2031)开设在密封套(203)与连接套(204)接触处,所述限位卡环(2041)固定连接在连接套(204)两处与密封套(203)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柱体(202)接近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组流体阻隔槽(205),所述密封柱体(202)外壁处于密封柱体(202)的位置套设有磁极套筒(2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柱体(202)的两端接近转轴(20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端面槽(207),所述第一端面槽(207)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面密封环(208),且第一端面密封环(208)与密封套(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顺强冯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邓顺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