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95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两侧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镜片本体包括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的曲面共同构成的矫正视力的屈光区域;外侧面表面有规律地均布有微型凸透镜;镜片本体的光学中心设有近视屈光矫正区;近视屈光矫正区外围由不同屈光度的微型凸透镜从光学中心向镜片边缘分别构成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所述强力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大于辅助缓冲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屈光度微型凸透镜的分布将镜片划分成中心远用清晰区、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通过强力干预区对视网膜分别施加的近视离焦强干预和辅助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制近视度数的加深。制近视度数的加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焦镜片,特别涉及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属于近视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近视加深的探究表明,近视眼度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眼轴长度延长,每延长1mm增加度数3.00D。医学研究证实,眼球延长依赖视网膜周边离焦,按照屈光学概念,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者称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性离焦。
[0003]根据动物学及人眼学的研究证明,人的眼球是椭球形的特殊结构,虽然人眼主要用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来视物,但因为周边视网膜比中央视网膜范围更大,存在更多的神经元,所以周边离焦比中央离焦对眼球的生长和在屈光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更大。
[0004]由于人眼有“看清物体”的自制机理,视网膜可以识别离焦信号,根据离焦的信息给巩膜发出“生长”或“停止生长”的信号,从而控制眼轴增长的速度。当佩戴普通单光镜片时,单一光度只解决了中心光区视物清晰,使中心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但周边成像却落在视网膜后,人眼为了消除周边远视性离焦而将眼球向后拉长,使周边成像在视网膜上,这导致了眼轴增长,近视加深。近视眼的视网膜中央呈近视性离焦,视网膜周边呈远视性离焦,这种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0005]近视性离焦镜片,可以让周边成像在视网膜之上或之前,这样就,切断了眼球拉长的原动力,达到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目的。
[0006]周边离焦的概念是在视光学领域的实际临床中被整理和总结出来的,最初医生发现,部分的角膜塑形镜佩戴者的眼轴长度和近视增长速度被延缓,进而发现周边离焦在其中的作用,形成了周边离焦控制近视的理论。
[0007]研究表明,为了持续减缓眼轴的增长,所施加的近视离焦干预应发生在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20度的视场角内,当施加的近视离焦发生在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视场角内时,效果最好。因此,需要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视场角内进行近视离焦强干预,采用较大的离焦量,效果最好;同时需要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至20度视场角范围内进行辅助干预。
[0008]现有技术中,基于周边离焦近视防控的理论设计的框架眼镜,均采用分区结构,将中心设计为精确成像的零球差光学区,边缘设计为屈光度高于中心区域的周边离焦控制区或者是像散区。但是现有离焦镜片存在离焦控制区的划分、离焦量的大小和有效微凸透镜与离焦控制区的占比问题,导致无法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视场角内近视离焦产生强干预的效果,以及15度至20度视场角范围内的辅助干预效果,直接影响离焦镜片对于近视的防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区式渐变多
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通过合理设置离焦镜片的微凸透镜的数量分布和离焦量实现对近视的有效防控。
[0010]技术方案: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两侧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镜片本体包括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的曲面共同构成的矫正视力的屈光区域;所述外侧面表面有规律地均布有微型凸透镜;所述镜片本体的光学中心设有近视屈光矫正区;所述近视屈光矫正区外围由不同屈光度的微型凸透镜从光学中心向镜片边缘分别构成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所述强力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大于辅助缓冲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屈光度微型凸透镜的分布将镜片划分成矫正视力的屈光区域,即中心远用清晰区、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通过强力干预区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视场角内施加的近视离焦强干预,同时通过辅助缓冲干预区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至20度视场角范围内进行辅助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
[0012]优选项,为了保证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所述近视屈光矫正区为圆形区域,直径为9

10mm。
[0013]优选项,为了实现有效的离焦效果,所述微型凸透镜的直径为0.8

1.6mm,正屈光度为﹢2.00D至﹢5.00D。如果微凸透镜直径过小,透光效果不理想,无法获得离焦效果;如果微凸透镜直径大,特别是大于瞳孔直径时,透光大就会成像,产生像跳现象,视觉体验差。因个性化差异,受戴镜者的眼轴、角膜曲率、调节力影响离焦量,也就是正屈光度会控制在﹢2.00D至﹢5.00D之间,来达到个性化佩戴近视干预的功能。
[0014]优选项,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干预效果同时方便镜片的加工,所述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的微型凸透镜均呈同心圆分布。
[0015]优选项,为了确保离焦调节干预效果,所述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中所有微型凸透镜投影面积之和占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投影面积之和的40%

60%。当有效离焦面积占比过小会影响调节干预的效果,当面积占比过大会影响佩戴舒适性,因此,经过实验证明面积占比控制在40%

60%之间较为合理。
[0016]优选项,在确保干预调节效果的前提下,为了方便镜片设计加工,所述微型凸透镜从中心向镜片边缘分布在13个同心圆上;内侧第1

4圈的微型凸透镜构成强力干预区;第5

13圈的微型凸透镜构成辅助缓冲干预区;同一个圆上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相同。
[0017]优选项,为了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所述相邻微型凸透镜边缘之间距离大于0.2mm。当相邻微型凸透镜之间距离过小时会提高加工难度,并且影响镜片质量。
[0018]优选项,为了进一步提升辅助缓冲干预区缓冲离散干预效果,所述辅助缓冲干预区包括第一辅助缓冲干预区和第二辅助缓冲干预区,所述第一辅助缓冲干预区位于强力干预区与第二辅助缓冲干预区之间;第一辅助缓冲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大于第二辅助缓冲干预区内的微型凸透镜屈光度。还可以根据个性化差异将辅助缓冲干预区划分更多级的辅助缓冲干预区。
[0019]优选项,为了确保辅助缓冲干预区缓冲离散干预效果,第5

8圈的微型凸透镜构成第一辅助缓冲干预区,第9

13圈的微型凸透镜构成第二辅助缓冲干预区。各级辅助缓冲干预区需要有一定的宽度才能实现缓冲离散干预效果。
[0020]优选项,为了达到个性化佩戴近视干预的效果,所述强力干预区的微型凸透镜正
屈光度为﹢2.50D至﹢4.50D。因受戴镜者的眼轴、角膜曲率、调节力影响离焦量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辅助缓冲干预区的离焦量随之逐级减小。
[002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屈光度微型凸透镜的分布将镜片划分成中心远用清晰区、强力干预区和辅助缓冲干预区,通过强力干预区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视场角内施加的近视离焦强干预,同时通过辅助缓冲干预区对距视网膜黄斑中央凹15度至20度视场角范围内进行辅助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因受戴镜者的眼轴、角膜曲率、调节力影响强力干预区的离焦量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同时辅助缓冲干预区的离焦量随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所述镜片本体(1)两侧包括外侧面(2)和内侧面(3),所述镜片本体(1)包括由外侧面(2)和内侧面(3)的曲面共同构成的矫正视力的屈光区域;所述外侧面(2)表面有规律地均布有微型凸透镜(4);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1)的光学中心设有近视屈光矫正区(5);所述近视屈光矫正区(5)外围由不同屈光度的微型凸透镜(4)从光学中心向镜片边缘分别构成强力干预区(6)和辅助缓冲干预区(7);所述强力干预区(6)内的微型凸透镜(4)屈光度大于辅助缓冲干预区(7)内的微型凸透镜(4)屈光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屈光矫正区(5)为圆形区域,直径为9

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凸透镜(4)的直径为0.8

1.6mm,正屈光度为﹢2.00D至﹢5.00D。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干预区(6)和辅助缓冲干预区(7)的微型凸透镜(4)均呈同心圆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式渐变多点离焦型近视防控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干预区(6)和辅助缓冲干预区(7)中所有微型凸透镜(4)投影面积之和占强力干预区(6)和辅助缓冲干预区(7)投影面积之和的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平张青李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