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70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带针头端空筒、活塞柄和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扁管、安装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管夹和疏通球;引流管用于假体隆鼻的手术的鼻部引流,带针头端空筒和活塞柄组成简单的负压引流器,将引流管放于患者手术的腔隙内引流,扁管在使用时位于患者的切口处,由于扁管较扁平使患者切口受引流管的影响变小,方便后期缝合伤口,安装管用于与带针头端空筒连接,第一导管内设有疏通球,通过挤压移动第一导管内的疏通球解决引流管堵塞的问题,在挤压时取下第一导管上的管夹,将扁管夹住,防止堵塞物进入扁管,第二导管用于增加进气性,使排出堵塞物时更顺畅。使排出堵塞物时更顺畅。使排出堵塞物时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假体隆鼻的项目,鼻部引流管一般是用静脉注射的头皮针或者留置针改良制作的,放置引流管的位置一般为鼻部假体放置的手术腔隙
[0003]现有一种鼻部手术的引流器(CN107998466A),包括注射器和圆形引流管,注射器包括带针头端空筒和活塞柄,活塞柄上通过弹性绳活动连接有可调长度的限位柄,活塞柄抽到相对针头端的另一端时,可调长度的限位柄卡在带针头端空筒筒端和活塞柄顶端之间。
[0004]但上述技术,采用圆形引流管,在鼻翼术区切口的位置(非鼻腔),缝合的时候容易导致切口对合错位,且拔管后因为圆管状的设计,错位的缝合导致拔管之后引流管的切口位置对合不好,术后会导致明显与没放引流管充分缝合的另一侧切口对比,愈合较差,术后瘢痕更加的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旨在解决采用圆形引流管,在鼻翼术区切口的位置(非鼻腔),缝合的时候容易导致切口对合错位,且拔管后因为圆管状的设计,错位的缝合导致拔管之后引流管的切口位置对合不好,术后会导致明显与没放引流管充分缝合的另一侧切口对比,愈合较差,术后瘢痕更加的明显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带针头端空筒、活塞柄和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扁管、安装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管夹和疏通球;
[0007]所述扁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安装管与所述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扁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疏通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所述管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管盖,所述管盖与所述第二导管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导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侧。
[0009]其中,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的外侧。
[0010]其中,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设置于所述安装管的一侧。
[0011]其中,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套筒、圆杆和锁紧螺母,所述套筒与所述带针头端空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带针头端空筒的一侧,所述圆杆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筒的一侧,所述圆杆与所述活塞柄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柄的一侧,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筒的一侧。
[0012]本技术的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假体隆鼻的手术的鼻部引
流,所述带针头端空筒和所述活塞柄组成简单的负压引流器,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使用所述引流管时,所述引流管设计为4

5cm的长度,将所述引流管放于患者手术的腔隙内引流,所述扁管在使用时位于患者的切口处,由于所述扁管较扁平使患者切口受引流管的影响变小,方便后期缝合伤口,所述安装管用于与所述带针头端空筒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内设有疏通球,通过挤压移动所述第一导管内的所述疏通球解决所述引流管堵塞的问题,在挤压时取下所述第一导管上的所述管夹,将所述扁管夹住,防止堵塞物进入所述扁管,所述第二导管用于增加进气性,使排出堵塞物时更顺畅,解决了采用圆形引流管,在鼻翼术区切口的位置(非鼻腔),缝合的时候容易导致切口对合错位,且拔管后因为圆管状的设计,错位的缝合导致拔管之后引流管的切口位置对合不好,术后会导致明显与没放引流管充分缝合的另一侧切口对比,愈合较差,术后瘢痕更加的明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的结构图。
[0016]101

引流管、102

带针头端空筒、103

活塞柄、104

引流组件、105

扁管、106

安装管、107

第一导管、108

第二导管、109

管夹、110

疏通球、111

管盖、112

引流孔、113

固定夹、201

套筒、202

圆杆、203

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第一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的结构图。
[0020]本技术提供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包括。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采用圆形引流管,在鼻翼术区切口的位置(非鼻腔),缝合的时候容易导致切口对合错位,且拔管后因为圆管状的设计,错位的缝合导致拔管之后引流管的切口位置对合不好,术后会导致明显与没放引流管充分缝合的另一侧切口对比,愈合较差,术后瘢痕更加的明显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管道场景,还可以用于管道的密封问题的解决上。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101用于假体隆鼻的手术的鼻部引流,所述带针头端空筒102和所述活塞柄103组成简单的负压引流器,节约成本,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0022]其中,所述扁管105与所述引流管101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101的一侧,所述安装管106与所述扁管105连通,并位于所述扁管105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管107与所述引流管101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101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管108与所述引流管101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101的一侧,所述疏通球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107内,所述管夹109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107的一侧,所述带针头端空筒102与所述安装管106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管
106远离所述扁管105的一侧,在使用所述引流管101时,所述引流管101设计为4

5cm的长度,将所述引流管101放于患者手术的腔隙内引流,所述扁管105在使用时位于患者的切口处,由于所述扁管105较扁平使患者切口受引流管的影响变小,方便后期缝合伤口,所述安装管106用于与所述带针头端空筒102连接,所述第一导管107内设有疏通球110,通过挤压移动所述第一导管107内的所述疏通球110解决所述引流管101堵塞的问题,在挤压时取下所述第一导管107上的所述管夹109,将所述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带针头端空筒和活塞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扁管、安装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管夹和疏通球;所述扁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安装管与所述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扁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所述疏通球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内,所述管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侧,所述带针头端空筒与所述安装管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管远离所述扁管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部手术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管盖,所述管盖与所述第二导管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袁莎栗勇程柳行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莱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