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图像显示装置及着色剂分散液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60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7
提供亮度高、对比度良好的着色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A)着色剂、(B)溶剂、(C)分散剂、(D)碱溶性树脂及(E)光聚合引发剂,前述(A)着色剂含有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的酞菁化合物,前述(C)分散剂含有胺值为50mgKOH/g以上的分散剂(c1),前述酞菁化合物与分散剂(c1)的含有比率(酞菁化合物/分散剂(c1))为5以上。物/分散剂(c1))为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图像显示装置及着色剂分散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图像显示装置及着色剂分散液。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7月31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20

130832号、2020年8月20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20

139037号及2020年8月20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20

139038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以往,作为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滤色器的方法,已知有颜料分散法、染色法、电沉积法、印刷法。其中,从分光特性、耐久性、图案形状及精度等观点出发,最广泛采用的是均衡地具有优异的特性的颜料分散法。
[0004]近年来,对于滤色器,要求更加高亮度、高对比度且高色域化。作为决定滤色器颜色的着色剂,从耐热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通常使用颜料,但是就颜料而言,特别是高亮度方面逐渐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正在积极进行使用染料代替颜料作为着色剂的研究。关于绿色像素,正在进行使用特定的酞菁化合物作为染料的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05189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157387号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

43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人们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亮度在实用上并不充分。另外发现,专利文献2及3中记载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中,其中所含的酞菁化合物未充分溶解在溶剂中,会经时地沉降或因加热处理而聚集,成为对比度变差的原因。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亮度高、对比度良好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酞菁化合物作为着色剂、而且使用胺值在特定范围内的分散剂作为分散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5]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1]~[8]的构成。
[0016][1]一种着色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着色剂、(B)溶剂、(C)分散剂、(D)碱溶性树脂及(E)光聚合引发剂,
[0017]前述(A)着色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酞菁化合物,
[0018]前述(C)分散剂含有胺值为50mgKOH/g以上的分散剂(c1),
[0019]前述酞菁化合物与分散剂(c1)的含有比率(酞菁化合物/分散剂(c1))为5以上。
[0020][0021](式(1)中,A1~A
16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其中,A1~A
16
中的6个以上表示氟原子,A1~A
16
中的1个以上表示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
[0022][0023](式(2)中,X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式(2)中的苯环任选具有任意的取代基。*表示连接键。)
[0024][2]根据[1]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分散剂(c1)含有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
[0025]前述分散剂(c1)中的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与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的合计为35摩尔%以下。
[0026][0027](式(c1

1)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1及R2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
[0028]R3为氢原子或甲基。
[0029]X为2价的连接基团。)
[0030][0031](式(c1

2)中,R6~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6~R8中的2个以上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
[0032]R9为氢原子或甲基。
[0033]Z为2价的连接基团,Y

为抗衡阴离子。)
[0034][3]一种滤色器,其具有使用[1]或[2]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制作的像素。
[0035][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3]的滤色器。
[0036][5]一种着色剂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A)着色剂、(B)溶剂及(C)分散剂,
[0037]前述(A)着色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酞菁化合物。
[0038][0039](式(1)中,A1~A
16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其中,A1~A
16
中的6个以上表示氟原子,A1~A
16
中的1个以上表示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
[0040][0041](式(2)中,X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式(2)中的苯环任选具有任意的取代基。*表示连接键。)
[0042][6]根据[5]的着色剂分散液,其中,前述(C)分散剂含有胺值为50mgKOH/g以上的分散剂(c1)。
[0043][7]根据[6]的着色剂分散液,其中,前述分散剂(c1)含有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
[0044]前述分散剂(c1)中的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与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的合计为35摩尔%以下。
[0045][0046](式(c1

1)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1及R2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
[0047]R3为氢原子或甲基。
[0048]X为2价的连接基团。)
[0049][0050](式(c1

2)中,R6~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6~R8中的2个以上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
[0051]R9为氢原子或甲基。
[0052]Z为2价的连接基团,Y

为抗衡阴离子。)
[0053][8]根据[6]或[7]的着色剂分散液,其中,前述酞菁化合物与分散剂(c1)的含有比率(酞菁化合物/分散剂(c1))为5以上。
[0054][9]根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着色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着色剂、(B)溶剂、(C)分散剂、(D)碱溶性树脂及(E)光聚合引发剂,所述(A)着色剂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的酞菁化合物,所述(C)分散剂含有胺值为50mgKOH/g以上的分散剂(c1),所述酞菁化合物与分散剂(c1)的含有比率(酞菁化合物/分散剂(c1))为5以上,式(1)中,A1~A
16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其中,A1~A
16
中的6个以上表示氟原子,A1~A
16
中的1个以上表示下述通式(2)所示的基团,式(2)中,X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式(2)中的苯环任选具有任意的取代基,*表示连接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剂(c1)含有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所述分散剂(c1)中的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下述通式(c1

1)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与下述通式(c1

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的合计为35摩尔%以下,
式(c1

1)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1及R2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R3为氢原子或甲基,X为2价的连接基团,式(c1

2)中,R6~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R6~R8中的2个以上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R9为氢原子或甲基,Z为2价的连接基团,Y

为抗衡阴离子。3.一种滤色器,其具有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制作的像素。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色器。5.一种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克浩石井宏明东直人大村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