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53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7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盖板和均热板,第一盖板凹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腔面形成有多个散热区;均热板设置于第一空腔,均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贴合多个散热区,第一表面用于与发热源接触。通过均热板的第二表面贴合多个散热区,第一表面用于与发热源接触,使得均热板通过自身的均热功能将发热源传递的热量均匀地传递至第一盖板,有效地解决了受热源各局部与均热板因接触差异存在的温差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发热源局部高温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模组散热器,包括前述的散热器和光模组本体,光模组本体设置于容置腔,作为发热源。作为发热源。作为发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和光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散热器是用于对发热源散热的器件。现有技术的散热,可能存在与发热源部分接触区域存在间隙,导致散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和光模组。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盖板和均热板,所述第一盖板凹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腔面形成有多个散热区;所述均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均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贴合多个散热区,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发热源接触。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区有三个,分别为从所述第一空腔的腔面内凹的第一散热区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区两侧的两个第二散热区;所述均热板包括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其中,所述第二板段与第一散热区对应贴合,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三板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区对应贴合。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板段,所述第一过渡板段为斜板;所述第二板段和所述第三板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板段,所述第二过渡板段为斜板。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均热板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膏,所述第一导热膏用于导热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均热板。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均热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设置于所述通槽,并与所述通槽的底面贴合。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件设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沿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散热部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件包括多个鳍片和固定板,多个所述鳍片间隔且并排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每一所述鳍片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通槽的底面贴合,相邻的两个所述鳍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通槽的底面合围成所述空气通道。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相间隔以限定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发热源。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并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盖板、另一侧用于安装所述发热源。
[00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模组,包括上述的散热器和光模组本体,所述光模组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作为所述发热源。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散热器,通过均热板的第二表面贴合多个散热区,第一表面用于与发热源接触,使得均热板通过自身的均热功能将发热源传递的热量均匀地传递至第一盖板,有效地解决了受热源各局部与均热板因接触差异存在的温差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发热源局部高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三维图。
[0016]图2为图1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散热器中部分结构的展开图。
[0018]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散热器中第一盖板和均热板的展开图。
[0019]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中均热板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光模组的剖视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0023][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0026]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
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0027]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0028]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100,包括第一盖板10a和均热板10b。第一盖板10a凹陷有第一空腔K1,第一空腔K1的腔面形成有多个散热区。均热板10b设置于第一空腔K1。均热板10b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第二表面11b贴合多个散热区,第一表面11a用于与发热源接触。
[0030]本申请的散热器100,通过均热板的第二表面11b贴合多个散热区,第一表面11a用于与发热源接触,使得均热板10b通过自身的均热功能将发热源传递的热量均匀地传递至第一盖板10a,有效地解决了受热源各局部与均热板10b因接触差异存在的温差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发热源局部高温的问题。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散热区有三个,分别为从第一空腔的腔面内凹的第一散热区S1和分别位于第一散热区S1两侧的两个第二散热区S2。均热板10b包括第一板段12、第二板段13和第三板段14。其中,第二板段13与第一散热区S1对应贴合,第一板段12和第三板段14分别与两个第二散热区S2对应贴合,以使均热板10b能够与第一空腔K1的腔面具有较好的贴合效果,从而降低了均热板10b与第一空腔K1的腔面出现局部不接触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均热板10b和第一盖板10a之间的热阻,有效地提升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板段12和第二板段13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板段15,第一过渡板段15为斜板。第二板段13和第三板段14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板段16,第二过渡板段16为斜板。
[003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并结合图3和图4,均热板10b具有散热腔Q1,且散热腔Q1延伸至各个板段,其中,第一过渡板段15和第二过渡板段16的内表面均为坡面。通过坡面设计,方便散热腔Q1内受热汽化的相变介质扩散。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第一盖板10a和均热板10b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膏17a,第一导热膏17a用于导热连接第一盖板1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凹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腔面形成有多个散热区;均热板,所述均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均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贴合多个所述散热区,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发热源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有三个,分别为从所述第一空腔的腔面内凹的第一散热区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区两侧的两个第二散热区;所述均热板包括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其中,所述第二板段与第一散热区对应贴合,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三板段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区对应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之间设有第一过渡板段,所述第一过渡板段为斜板;所述第二板段和所述第三板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板段,所述第二过渡板段为斜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均热板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膏,所述第一导热膏用于导热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均热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均热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嘉仪
申请(专利权)人: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