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3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涉及肾病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板一,所述夹持板一的侧面设置有夹持板二,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上均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为半圆状,所述夹持板一远离夹持板二一侧固定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弧形状,所述支撑部上固定有两个束缚带,两个所述束缚带位于支撑部的两侧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束缚带上均固定有魔术贴,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之间设置有固定结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通过将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相连接,并配合固定结构能够对静脉置管和导流管进行加固,提高固定效果,减少松动,同时利用束带进行固定,提高舒适感,避免胶带对患者皮肉的拉扯。者皮肉的拉扯。者皮肉的拉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肾病治疗
,尤其是涉及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0003]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给患者建立一个血管通路,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内瘘和深静脉置管两种,对于没有提前建立内瘘手术的,或者患者的血管条件不好,不能够建立内瘘的患者,会给他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多会在股静脉进行深静脉置管,将患者的深静脉中留置一节透析用的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把血液引流出体外,然后净化之后再通过引流管输回体内。
[0004]在采用静脉置管进行引流时,需要接通其他导管,而其他导管与静脉置管之间多采用插接方式连接,连接后,利用医用胶带将静脉置管和其他导管同时固定在患者的腿部,当引流结束后,再将医用胶带撕开,最后拔掉导管,但采用插接方式固定的导管固定效果不佳,当患者腿部活动时,容易使静脉置管和导管受力,从而出现松动,甚至出现脱落,且患者腿部活动时,胶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相互拉扯,容易产生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板一,所述夹持板一的侧面设置有夹持板二,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上均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为半圆状,所述夹持板一远离夹持板二一侧固定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弧形状,所述支撑部上固定有两个束缚带,两个所述束缚带位于支撑部的两侧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束缚带上均固定有魔术贴,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之间设置有固定结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时,将外部导流管与静脉置管的连接处置于夹持板一上的夹持槽内部,然后将夹持板二与夹持板一相对应连接,并在固定结构的作用进行固定,之后将支撑部与患者的腿部相接触,并利用束缚带配合魔术贴进行固定,利用夹持夹持板一配合夹持板二对静脉置管和导流管进行加固,提高固定效果,减少松动,同时利用束带进行固定,提高舒适感,避免胶带对患者皮肉的拉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夹持板二上的固定板,所述夹持板一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体,所述活动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端部为弧形状,所述卡
接板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与夹持板一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腔体的内壁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卡接板,所述转动轴与卡接板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弧形状,所述夹持板一的侧面设置有解锁件,所述活动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之间设置有定位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进行固定时,利用解锁组件使卡接板转动,之后将固定板伸入活动腔体内部,再松掉解锁组件,使卡接板复位,从而对固定板进行限制,完成固定,固定较为方便,有利于对管道进行加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解锁件包括铰接在卡接板上端的解锁板,所述解锁板呈“L”形,所述夹持板一侧面开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连通于活动腔体,所述解锁板远离卡接板的一端通过解锁槽伸出活动腔体。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固定或者放松时,按压解锁板,使其对卡接板进行抵触,使卡接板转动,从而能够使固定板伸入活动腔体或者拔出活动腔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槽的内壁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解锁板,所述解锁板与导向柱之间为滑动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起到导向作用,使解锁板能够一直处于一个方向滑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在活动腔体内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与固定板相抵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利用固定板对夹持板一进行固定时,固定板会对抵触板和复位弹簧进行抵触,当需要将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进行分离时,复位弹簧能够将夹持板弹起,进而更便于分离。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开设在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上定位槽,所述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上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槽相互对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配合定位槽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且能够提高夹持板一和夹持板二之间的固定效果。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固定有气囊一,所述定位柱与气囊一相抵触,所述夹持槽内壁固定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一与气囊二之间通过导流管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时,定位柱会对气囊一进行挤压,从而使气囊二固定,进而能够进一步对静脉置管和导管连接处进行固定。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固定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柔性橡胶垫。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橡胶材质的防护垫能够在夹持板一与患者相接触时,提高舒适度。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通过将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相连接,并配合固定结构能够对静脉置管和导流管进行加固,提高固定效果,减少松动,同时利用束带进行固定,提高舒适感,避免胶带对患者皮肉的拉扯。
[0025]2、本专利技术,在对静脉置管和导流管进行夹持固定时,定位柱会对气囊一进行挤压,从而将气囊一内部的空气挤出,被挤出的空气通过导流管流入气囊二内部,从而使气囊二鼓起,气囊二固定能够进一步对静脉置管和导管进行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板一与夹持板二支架内的拆解后剖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板一的内部结构第一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板一的内部结构第二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夹持板一;2、夹持板二;3、夹持槽;4、支撑部;5、束缚带;6、固定结构;7、气囊一;8、气囊二;9、导流管;10、防护垫;61、固定板;62、活动腔;63、卡接板;64、固定弹簧;65、转动轴;66、固定槽;67、解锁件;68、复位件;69、定位件;671、解锁板;672、解锁槽;673、导向柱;681、复位弹簧;682、抵触块;691、定位柱;69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0034]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一(1)的侧面设置有夹持板二(2),所述夹持板一(1)与夹持板二(2)上均开设有夹持槽(3),所述夹持槽(3)为半圆状,所述夹持板一(1)远离夹持板二(2)一侧固定有支撑部(4),所述支撑部(4)为弧形状,所述支撑部(4)上固定有两个束缚带(5),两个所述束缚带(5)位于支撑部(4)的两侧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束缚带(5)上均固定有魔术贴,所述夹持板一(1)与夹持板二(2)之间设置有固定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固定在夹持板二(2)上的固定板(61),所述夹持板一(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62)体,所述活动腔(62)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板(63),所述卡接板(63)的端部为弧形状,所述卡接板(6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弹簧(64),所述固定弹簧(64)与夹持板一(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腔(62)体的内壁固定有转动轴(65),所述转动轴(65)贯穿卡接板(63),所述转动轴(65)与卡接板(63)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1)上开设有固定槽(66),所述固定槽(66)为弧形状,所述夹持板一(1)的侧面设置有解锁件(67),所述活动腔(62)体的内部设置有复位件(68),所述夹持板一(1)与夹持板二(2)之间设置有定位件(6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67)包括铰接在卡接板(63)上端的解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坤郭红英周凤娇石翠萍郜洁染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