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消融导管和脉冲消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消融
,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消融导管和脉冲消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脉冲消融是治疗持续性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通过脉冲消融设备向病灶施加消融电场以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细孔,进而破坏细胞稳定性使得靶细胞凋亡。
[0003]脉冲消融导管是脉冲消融设备中的重要组件,包括远端管体和设置在远端管体上的消融组件。使用时,将远端管体经血管送至目标区域,利用消融组件对目标区域的靶细胞施加消融电场,实现脉冲消融。
[0004]相关技术中,消融组件具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为了扩大消融范围,需要增加正电极和负电极沿远端管体轴向的长度。但这样的方式也同时增加了远端管体的硬度,使得远端管体难以适应人体弯曲复杂的结构,对将电极准确送至目标区域形成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增加导管消融范围时远端管体硬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脉冲消融导管和脉冲消融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消融导管包括消融组件和远端管体,所述消融组件用于接收脉冲信号,以对目标组织放电进行脉冲消融;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正电极组和负电极组,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设置在所述远端管体上,并沿所述远端管体的轴向顺次分布;所述正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轴向分布的正电极,相邻所述正电极具有间距;所述负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轴向分布的负电极,相邻所述负电极具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均为套设在所述远端管体上的环状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的直径为0.3mm~3mm;和/或,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沿所述远端管体轴向的长度为0.5mm~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正电极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相邻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的间距;相邻所述负电极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相邻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正电极的间距被配置为0.3mm~4mm;和/或,相邻的所述负电极的间距被配置为0.3mm~4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之间间距被配置为:L1≤L2≤a
·
L
1b
+c其中,L1为相邻所述正电极或相邻所述负电极的间距,相邻所述正电极的间距与相邻所述负电极的间距相等;L2为相邻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的间距;a、b、c为拟合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远端管体上所述正电极组和所述负电极组相间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消融导管还包括近端管体和手柄,所述手柄、所述近端管体和所述远端管体顺次连接;所述远端管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近端管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二内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电极插口,所述电极插口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消融组件还包括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连接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并通过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延伸至与所述电极插口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导向件接口;所述脉冲消融导管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自所述导向件接口进入所述第二内腔,并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赵乾成,赵峰,郭文娟,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