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2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4
本申请公开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左右平移部,左右平移部的前固定块固定前圆盘,前圆盘与后圆盘上均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均布的圆孔,一个传动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个前圆盘和后圆盘的圆孔转动连接,后圆盘固定后固定块,后固定块与前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后固定块通过前后滑动部连接盆骨连接部,盆骨连接部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前后滑动部铰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下连杆、左侧连杆、右侧连杆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左侧、右侧连杆分别固定左、右连接组件,左、右连接组件分别固定绑带的左、右端,实现患者左右、前后、左右高度变化的辅助支撑,提高患者下肢行走康复训练的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盆骨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脑卒中大部分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通常表现为患者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通过康复训练提高脑卒中患者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而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进行下肢行走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首要任务,患者进行站立或者在行走过程中防止跌倒,通常需要对患者腰部或者盆骨进行提供助力支撑,患者在下肢行走运动时,在患者盆骨或者腰部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为了提高患者行走过程中的舒适度,需要适应患患者盆骨或者腰部两侧高度变化,以及向前行走时提供柔性阻尼支撑,以及行走时盆骨或者腰部左右水平移动提供柔性阻尼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个传动杆铰接两侧圆盘以及两侧圆盘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提供左右移动阻尼支撑、通过圆柱导轨滑动安装滑动架且设置缓冲弹簧提供向前移动阻尼支撑、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实现盆骨或者腰部左右侧高度变化支撑的盆骨支撑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包括左右平移部1、前后滑动部2、盆骨连接部3、绑带4,所述的左右平移部1包括前固定块101、前圆盘102、传动杆103、后圆盘104,所述的前固定块101固定前圆盘102,传动杆103两端部向同一个方向弯曲90度,前圆盘102与后圆盘104上均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均布的圆孔,一个传动杆103的前端与一个前圆盘102上圆孔转动连接,而后端与一个后圆盘104的圆孔转动连接,若干个传动杆103相互平行设置,后圆盘104固定后固定块105,后固定块105与前固定块101通过复位弹簧107连接;所述的后固定块105固定前后滑动部2,前后滑动部连接盆骨连接部3,前后滑动部2用于提供盆骨连接部3前后滑动阻尼,所述的盆骨连接部3包括上连杆301、下连杆305,前后滑动部2铰接上连杆301中部和下连杆305的中部,上连杆301左端和下连杆305左端分别铰接左侧连杆303的上端、下端,上连杆301右端和下连杆305右端分别铰接右侧连杆308的上端、下端,上连杆301、下连杆305、左侧连杆303、右侧连杆308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左侧连杆303、右侧连杆308分别固定左连接组件前端、右连接组件前端,左连接组件、右连接组件分别固定绑带4的左端、右端。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后滑动部2包括滑动架202、圆柱导轨203,后固定块105固定圆柱导轨203,滑动架202沿着圆柱导轨203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圆柱导轨203上设置有缓冲弹簧205,用于滑动架202向前滑动提供阻尼。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圆柱导轨203数量为三个,三个圆柱导轨203沿着前后方向水平
且相互平行设置,三个圆柱导轨203沿着左右方向等间距并排设置,滑动架202上设置的三个圆周孔与三个圆柱导轨203滑动配合,三个圆柱导轨203后端分别固定一个挡环201,用以防止滑动架202从后端脱出,三个圆柱导轨203之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导轨203上活套有缓冲弹簧205,三个圆柱导轨203之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导轨203上同轴设置压力传感器206,压力传感器206为中空结构,压力传感器206内孔不与位于中间的圆柱导轨203接触,压力传感器206前端固定在连接板204上,缓冲弹簧205位于压力传感器206和滑动架202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连接组价包括左悬臂梁传感器304、左连接臂306、左接头307,所述的滑动架202呈左右对称结构,左连接组件与右连接组件关于滑动架202的左右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滑动架202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上连杆301中部和下连杆305的中部,所述的左侧连杆303中部固定左悬臂梁传感器304前端,左悬臂梁传感器304后端固定左连接臂306前端,左连接臂306后部固定左接头307,右侧连杆308中部固定右连接组件中的右悬臂梁传感器的前端,右悬臂梁传感器后端固定右连接组件中的右连接臂,连接臂后部固定右连接组件中的右接头,所述的左接头307与右接头分别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绑带4的左端和右端。
[0008]进一步地,限位块302固定在滑动架202的前端且位于上连杆301下方,限位块302的左侧设置有左低右高的斜面3021,用于限制上连杆301左端向下摆动的高度,限位块302关于滑动架202的左右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设置,限位块302右侧的斜面限制限制上连杆301右端向下摆动的高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圆盘102和后圆盘104上均设置三个圆柱孔,传动杆10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传动杆103位于前圆盘102和后圆盘104下侧,剩余一个传动杆103位于前圆盘102和后圆盘104上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固定块101后侧下端固定两个前弹簧固定架108,两个前弹簧固定架108沿着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的后圆盘104前侧下端固定两个后弹簧固定架106,两个后弹簧固定架106沿着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一个前弹簧固定架108与其后侧的一个后弹簧固定架106之间连接复位弹簧107,两个复位弹簧107沿着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两个复位弹簧107相互平行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固定块101前端固定在行走支架上,行走支架带有万向轮,用于患者行走过程中的支撑。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斜面(30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前圆盘和后圆盘之间采用多根传动杆连接,且传动杆两端同向弯曲90度,传动杆两端部分别与前圆盘和后圆盘转动连接,实现左右平动传动,多个传动杆即保证连接强度,又能实现平移传动;2.前圆盘和后圆盘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实现平移阻尼以及复位;滑动架通过三根圆柱导轨支撑,且在中间位置的圆柱导轨上设置缓冲弹簧以及压力传感器,提供患者向前运动时的柔性阻尼,以及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患者每次向前运动的力量,通过力量大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性评价;3.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实现盆骨或者腰部左右侧高度的反向变化,结构设计精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左右平移部和前后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是左右平移部和前后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4是盆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盆骨连接部安装限位挡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盆骨连接部安装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限位块安装在滑动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

左右平移部、2

前后滑动部、3

盆骨连接部、4

绑带、1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移部(1)、前后滑动部(2)、盆骨连接部(3)、绑带(4),所述的左右平移部(1)包括前固定块(101)、前圆盘(102)、传动杆(103)、后圆盘(104),所述的前固定块(101)固定前圆盘(102),传动杆(103)两端部向同一个方向弯曲90度,前圆盘(102)与后圆盘(104)上均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均布的圆孔,一个传动杆(103)的前端与一个前圆盘(102)上圆孔转动连接,而后端与一个后圆盘(104)的圆孔转动连接,若干个传动杆(103)中部相互平行设置,后圆盘(104)固定后固定块(105),后固定块(105)与前固定块(101)通过复位弹簧(107)连接;所述的后固定块(105)固定前后滑动部(2),前后滑动部连接盆骨连接部(3),前后滑动部(2)用于提供盆骨连接部(3)前后滑动阻尼,所述的盆骨连接部(3)包括上连杆(301)、下连杆(305),前后滑动部(2)铰接上连杆(301)中部和下连杆(305)的中部,上连杆(301)左端和下连杆(305)左端分别铰接左侧连杆(303)的上端、下端,上连杆(301)右端和下连杆(305)右端分别铰接右侧连杆(308)的上端、下端,上连杆(301)和下连杆(305)沿着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上连杆(301)、下连杆(305)、左侧连杆(303)、右侧连杆(308)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左侧连杆(303)、右侧连杆(308)分别固定左连接组件前端、右连接组件前端,左连接组件、右连接组件分别固定绑带(4)的左端、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滑动部(2)包括滑动架(202)、圆柱导轨(203),后固定块(105)固定圆柱导轨(203),滑动架(202)沿着圆柱导轨(203)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圆柱导轨(203)上设置有缓冲弹簧(205),用于滑动架(202)向前滑动提供阻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导轨(203)数量为三个,三个圆柱导轨(203)沿着前后方向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三个圆柱导轨(203)沿着左右方向等间距并排设置,滑动架(202)上设置的三个圆周孔与三个圆柱导轨(203)滑动配合,三个圆柱导轨(203)后端分别固定一个挡环(201),用以防止滑动架(202)从后端脱出,三个圆柱导轨(203)之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导轨(203)上活套有缓冲弹簧(205),三个圆柱导轨(203)之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导轨(203)上同轴设置压力传感器(206),压力传感器(206)为中空结构,压力传感器(206)内孔不与位于中间的圆柱导轨(203)接触,压力传感器(206)前端固定在连接板(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正桑帅龙李阳阳安超陈超刚吕瑞虎刘国强赵志伟吴贵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