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08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椎融合器,采用全多孔结构作为颈椎融合器的主体,骨融合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较好,并在全多孔结构上设置器械夹持区,以便对颈椎融合器进行夹持操作,根据患者的颈椎情况,可以在全多孔结构上增加植骨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全多孔结构表面采用锥度设计、弧面设计以及波纹表面设计,可减少植入阻力,提高抗沉降能力,以及增加与椎体终板的摩擦力,提高初始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始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始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融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颈椎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从业结构的变化,颈椎疾病患者比例逐渐增多,其中因退行性疾病而导致的颈椎、颈椎失稳更是威胁健康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现有的颈椎融合器,其植入体内之后骨长入效果较差,术后融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融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颈椎融合器植入体内中融合率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颈椎融合器,包括全多孔结构和器械夹持区;全多孔结构的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第三表面的两侧,且在竖直方向上第一表面的顶部高度低于第二表面;器械夹持区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用于供器械对颈椎融合器进行夹持操作。
[0005]优选的,第一表面的底部与第二表面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
[0006]优选的,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均为波纹表面。
[0007]优选的,还包括植骨窗,植骨窗为贯穿于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的通孔,用于对全多孔结构填充骨材料。
[0008]优选的,植骨窗包括第五表面,器械夹持区贯穿于第二表面以及第五表面。
[0009]优选的,植骨窗的长度不超过第一表面的长度。
[0010]优选的,第二表面为弧面。
[0011]优选的,全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85%。
[0012]优选的,全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为100~1000u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全多孔结构作为颈椎融合器的主体,骨融合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较好,并在全多孔结构上设置器械夹持区,以便对颈椎融合器进行夹持操作,根据患者的颈椎情况,可以在全多孔结构上增加植骨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全多孔结构表面采用锥度设计、弧面设计以及波纹表面设计,可减少植入阻力,提高抗沉降能力,以及增加与椎体终板的摩擦力,提高初始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俯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右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后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第三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全多孔结构;2

器械夹持区;3

植骨窗;4

第一表面;5

第二表面;6

第三表面;7

第四表面;8

第五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
[0026]一种颈椎融合器,包括全多孔结构1。
[0027]全多孔结构1的结构形状及材质不限,可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迁移和分化,骨融合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较好。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全多孔结构1的结构形状包括仿生无序骨小梁结构和规则多孔结构,材质可采用医用纯钽或含钽合金,与传统的颈椎融合器相比,金属钽具有更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能,因此可以显著缩短初期植入骨结合时间,并且,植入骨以后的中长期的稳定性也会得到增强。其中仿生无序骨小梁结构,是一种由杆状和板状骨小梁组成的连续三维网状结构,是根据主要受力状态沿主应力方向得到排列,形成最优的受力结果,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外部载荷。而规则多孔结构,是一种由杆体组成的连续三维网状结构,每一处位置的杆体的大小和角度关系一致,具有优异的受力性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全多孔结构1的孔隙率为50%~85%。
[0030]具体地,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可以理解的是,当颈椎融合器设置在不同个体的颈椎上或设置在颈椎的不同位置时,所需的负重要求和骨质状态不同,而颈椎融合器的孔隙率决定了颈椎融合器的负重要求和骨质状态;更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融合器的孔隙率为50%~85%,这样设置可增加骨融合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全多孔结构1的平均孔隙直径为100~1000um。
[0032]具体地,全多孔结构1的孔隙呈不规则多边形状,其直径是指每个孔隙最大的一个直径;更具体地,当颈椎融合器设置在颈椎后,人体的组织液将通过全多孔结构1的孔隙浸润全多孔结构1,从而诱导骨细胞生成,促进新骨骼的生长,因此孔隙的范围不可过大或过小,在本实施例中,全多孔结构1的孔隙直径为100~1000um,这样设置可增加骨融合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0033]更具体地,全多孔结构1的表面包括第一表面4、第二表面5、第三表面6以及第四表面7,第一表面4与第二表面5相对,第三表面6与第四表面7相对。
[0034]进一步地,第一表面4与第二表面5位于第三表面6的两侧,且在竖直发方向上第一表面4的顶部高度低于第二表面5,这样设置可使第三表面6具有一定斜度,同时第一表面4与第二表面5两者具有高度差和宽度差,形成锥度设计,更符合椎体终板生理弧度,提高抗沉降能力。优选的,第二表面5为弧面。
[0035]进一步地,第一表面4的底部与第二表面5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即第四表面7斜度为0,且第三表面6以及第四表面7均为波纹表面,增加与椎体终板的摩擦力,提高初始稳定性。其中,波纹弧度可根据颈椎弧度确定。
[0036]进一步地,在全多孔结构1上设置了器械夹持区2,用于对颈椎融合器进行夹持操作。器械夹持区2设置在第二表面5上。
[0037]进一步地,全多孔结构1上还设置有植骨窗3,植骨窗3为贯穿于第三表面6及第四表面7的通孔,在颈椎间设置颈椎融合器时,需要向全多孔结构1注入骨材料以对全多孔结构1进行填充,令其实心化,从而具备在颈椎间长期设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多孔结构和器械夹持区;所述全多孔结构的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三表面的两侧,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器械夹持区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供器械对颈椎融合器进行夹持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均为波纹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培杨景周陈海深张大琛雷翠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洲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