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属于发酵工业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物料粉碎的前处理机构、以及与前处理机构相连接用于物料好氧发酵的发酵罐,发酵罐连接有尾气处理机构、控制机构和高压送氧机构,发酵罐内设有主轴搅拌机构,前处理机构与发酵罐之间设有物料提升机构,前处理机构、发酵罐、主轴搅拌机构和物料提升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机质物料好氧发酵,再经后续其他处理即可得到绿色有益的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系统可对物料进行前处理、输送、发酵、以及出料的循环自动化操作,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还能保证当批物料发酵排出完成后下批物料立即投入发酵,无间断循环操作,简单高效。简单高效。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发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工业
,具体涉及一种好氧发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吸收、氧化、分解等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为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
[0003]畜禽粪污、市政污泥、餐厨垃圾、植物秸秆等是富含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有机质,可通过好氧发酵转变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此过程也称为好氧发酵堆肥。好氧发酵堆肥是依靠微生物菌对物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收、合成、分解,在此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同时,微生物菌不断地在进行繁殖,产生新的生物体和代谢物质,加快物料中的有机物矿质化、腐质化,在微生物分解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但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态氮、磷、钾化合物,同时又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机物质的腐殖质,它是构成土壤活性的重要物质,所以说好氧发酵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原始物料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再利用。现有好氧发酵堆肥各步均需人工手动操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操作速率,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好氧发酵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好氧发酵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包括用于物料粉碎的前处理机构、以及与前处理机构相连接用于物料好氧发酵的发酵罐,发酵罐连接有尾气处理机构、控制机构和高压送氧机构,发酵罐内设有主轴搅拌机构,前处理机构与发酵罐之间设有物料提升机构,前处理机构、发酵罐、主轴搅拌机构和物料提升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处理机构包括储料仓、与储料仓相连接的第一输料管、与第一输料管相连接的物料粉碎机、以及与物料粉碎机相连接的第二输料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包括与第二输料管相连接并与发酵罐相适配的物料提升机,发酵罐顶部设有与物料提升机吊笼相适配的进料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从发酵罐顶部接出的排气管、与排气管相连接的锅炉燃烧室、以及从锅炉燃烧室顶部接出的排空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门,排空管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送氧机构包括用于氧气存储的储氧罐、以及从储氧罐接出并接入发酵罐底部的输氧管,输氧管上设有加压气泵和进氧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搅拌机构包括位于发酵罐内顶部的上主轴搅拌机构、以及位于发酵罐内底部的下主轴搅拌机构;
[0013]上主轴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主轴、设于第一搅拌主轴上的若干个错位分布的第一搅拌桨、以及与第一搅拌主轴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搅拌主轴转动运行的第一液压马达。
[0014]进一步地,下主轴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主轴、设于第二搅拌主轴上的扫地搅拌桨和若干个错位分布的第二搅拌桨、以及与第二搅拌主轴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搅拌主轴转动运行的第二液压马达,扫地搅拌桨包括设于第二搅拌主轴上并呈水平分布的主桨叶、以及等距分布于主桨叶上的若干个副桨叶,主桨叶和副桨叶上均开设有桨叶孔;
[0015]进一步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上下正对分布,第一搅拌主轴和第二搅拌主轴旋转方向相反;
[0016]所述主轴搅拌机构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相连接驱动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转动的液压动力站,液压动力站与控制机构相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内设有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发酵罐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泵和排料阀门。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PC机、以及与PC机相连接的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分别与各控制设备和电学设备相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采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机质物料好氧发酵,再经后续其他处理即可得到绿色有益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可对物料进行前处理、输送、发酵、以及出料的循环自动化操作,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还能保证当批物料发酵排出完成后下批物料立即投入发酵,无间断循环操作,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主轴搅拌机构结构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主轴搅拌机构结构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5]1‑
发酵罐,2
‑
储料仓,3
‑
第一输料管,4
‑
物料粉碎机,5
‑
第二输料管,6
‑
物料提升机,7
‑
进料斗,8
‑
排气管,9
‑
锅炉燃烧室,10
‑
排空管,11
‑
第一温度传感器,12
‑
储氧罐,13
‑
输氧管,14
‑
加压气泵,15
‑
进氧阀门,16
‑
上主轴搅拌机构,17
‑
下主轴搅拌机构,19
‑
液压动力站,20
‑
第二温度传感器,21
‑
氧气浓度传感器,22
‑
排气阀门,23
‑
排料管,24
‑
排料泵,25
‑
排料阀门,26
‑
PC机,27
‑
PLC控制柜,28
‑
加热器,161
‑
第一搅拌主轴,162
‑
第一搅拌桨,163
‑
第一液压马达,171
‑
第二搅拌主轴,172
‑
扫地搅拌桨,173
‑
第二搅拌桨,174
‑
第二液压马达,175
‑
主桨叶,176
‑
副桨叶,177
‑
桨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
“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物料粉碎的前处理机构、以及与前处理机构相连接用于物料好氧发酵的发酵罐(1),发酵罐(1)连接有尾气处理机构、控制机构和高压送氧机构,发酵罐(1)内设有主轴搅拌机构,前处理机构与发酵罐(1)之间设有物料提升机构,前处理机构、发酵罐(1)、主轴搅拌机构和物料提升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机构包括储料仓(2)、与储料仓(2)相连接的第一输料管(3)、与第一输料管(3)相连接的物料粉碎机(4)、以及与物料粉碎机(4)相连接的第二输料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包括与第二输料管(5)相连接并与发酵罐(1)相适配的物料提升机(6),发酵罐(1)顶部设有与物料提升机(6)吊笼相适配的进料斗(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从发酵罐(1)顶部接出的排气管(8)、与排气管(8)相连接的锅炉燃烧室(9)、以及从锅炉燃烧室(9)顶部接出的排空管(10),排气管(8)上设有排气阀门(22),排空管(1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送氧机构包括用于氧气存储的储氧罐(12)、以及从储氧罐(12)接出并接入发酵罐(1)底部的输氧管(13),输氧管(12)上设有加压气泵(14)和进氧阀门(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搅拌机构包括位于发酵罐(1)内顶部的上主轴搅拌机构(16)、以及位于发酵罐(1)内底部的下主轴搅拌机构(17);上主轴搅拌机构(16)包括第一搅拌主轴(161)、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铖,汤颖力,张德银,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