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91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获取;S2:消毒;S3:茎尖切取;在解剖镜下利用一个勾镊刀夹持固定外植体,再利用另一个勾镊刀轻轻插入肉眼可见的顶端最后一片叶片,沿叶原基基部直接切取茎尖,利用勾镊刀弯折处对切取的茎尖进行保护和分离,并推至一旁;S4:脱毒培养;切取4~5个茎尖后,用勾镊刀接种到培养瓶中培养;S5:切段扩繁;S6:株系筛选与病毒检测;S7:脱毒苗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勾镊刀和接种针完成整个甘薯脱毒组培茎尖的快速切取、剥离、接种,从而将茎尖剥取时间缩短,减少茎尖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提高成苗率的同时省去了切刀切取外植体叶片的环节,以减少被病毒污染的几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甘薯茎尖剥取通常采用常规的在解剖镜下层层剥离方法,直到剥离还剩1

2个叶原基时进行切取,此种方法操作复杂,所用时间长,切取的茎尖容易干死,成苗率低,而且解剖刀多次切除下部叶片增加了茎尖污染风险;也有报道“一刀切”法(甘薯茎尖快速剥离及成苗技术研究,辛国胜等,2017),在剥离到还剩5

6层时,一刀切下茎尖,然后用解剖针分离的快速剥离技术,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仍需前期剥离,经历“剥—切—分”三个步骤,一个茎尖需要反复使用切刀、解剖针,不仅增加了操作的烦琐度,还增加了频繁换工具而导致的污染风险。
[0003]综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脱毒组培茎尖快速切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获取;剪取甘薯芽尖茎段1.0~1.5cm,用自来水加洗涤液冲洗15~20min;S2:消毒;将茎尖置于酒精中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3次,再转到0.1%升汞溶液中浸泡处理7~8min,无菌水冲洗3~4次;S3:茎尖切取;在解剖镜下利用一个勾镊刀夹持固定外植体,再利用另一个勾镊刀轻轻插入肉眼可见的顶端最后一片叶片,沿叶原基基部直接切取茎尖,利用勾镊刀弯折处对切取的茎尖进行保护和分离,并推至一旁;S4:脱毒培养;切取4~5个茎尖后,用接种针接种到培养瓶中培养;待茎尖长出1~2cm长的不定芽,转接于分化培养基;S5:切段扩繁;待植株再生后5

6片叶时,切取1~2节间的茎段进行扩繁;S6:株系筛选与病毒检测;对完整植株采取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保留健壮苗,再进行病毒检测(ELISA);S7:脱毒苗培育;选出不带病毒的植株,将其清洗后放入恒温生长室中,用营养钵培养一周后再转到大棚种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养仓肖才升陈泽南朱春生冯俊利傅淋马杰贺璐刘芳李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