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7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这种整体式催化剂是以Ti网上原位生长的超薄TiO2纳米片为载体,以单原子团簇型Pt、Rh、Pd、Ir和Ru贵金属的一种或几种为活性组分,通过用尿素、氯铂酸、六氯代铑酸钠、硝酸钯、氯铱酸和硝酸钌等为原料原位生长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这种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贵金属活性组分负载量高、颗粒尺寸为亚纳米级的单原子团簇,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金属丝网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韧性、开孔率和形状易加工性,可以直接用于燃气具的尾气脱硝,具有重大的商业应用前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的制备,属于纳米材料制备与催化净化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氮氧化物(NO
x
)的种类有很多,其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其排放显著影响了全球对流层化学,是酸雨或酸雾、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和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NO
x
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杂质和高温燃烧过程中的氮气氧化,是目前急续解决的重要空气污染问题。
[0003]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控制NO
x
排放的主要技术。其中,燃气SCR脱硝技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以废气中的CO为还原剂,在催化剂上有选择性地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
x
进行反应生成没有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
x
(CO

SCR)技术与其它SCR技术相比,拥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例如,CO...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以Ti网表面原位生长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以贵金属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为活性组分,催化剂的贵金属颗粒尺寸为单原子团簇型。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载体为Ti网原位生长的TiO2纳米片,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含有硅酸钠(8

20g/L)、六偏磷酸钠(6

18g/L)、氢氧化钠(1

2g/L)、氟化钾(1

5g/L)和甘油(1

3g/L)的电解液,将20
×
20 cm的Ti网浸入到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处理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表面残留的电解液并在60

80℃下烘干;(2)配置4

8mol/L的高浓度NaOH水溶液,将Ti网卷成圆柱状和NaOH溶液一起转移至反应釜,反应温度为180

230℃,反应时间为12

48h,反应结束后将Ti网取出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依次清洗;(3)配置0.1

5mol/L盐酸溶液,将反应后的Ti网浸入到此溶液中,常温下浸泡10h,浸泡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表面残留盐酸溶液,洗涤后将所得Ti网在60

80℃下烘干,并于管式炉中500℃煅烧2 h,得到Ti网上原位生长的TiO2纳米片载体。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还原NO的单原子团簇型贵金属整体式丝网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Pt、Rh、Pd、Ir和Ru的负载方式采用沉积沉淀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一定量的贵金属盐和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将清洗后Ti网浸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保温温度为80℃,保温时间为3

10h;(2)洗涤后将所得Ti网在60

80℃下烘干,设置时间为2h,并于管式炉中150

600℃煅烧,气氛为氢气和氩气,煅烧时间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丹杨柳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东佛表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